开拓性
南志标,男,1951年10月出生,河北省曲阳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陈序经先生等人开创的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基础。1978年学校创立东南亚研究所,做出了一批又一批国内领先、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开拓性研究成果
世界首创 国际领先――中冶建研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钢渣处理技术与装备通过鉴定10月9日,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在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首台套工业化应用的新一代钢渣处理技术与装备的“转炉渣辊压破碎-自压热闷技术与装备”通过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及来自国家环保部、高等院校和钢铁企业的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科技成果鉴定。 经鉴定表明,该成果“发明了转炉渣辊压破碎-自压热闷新工艺,实现了钢渣处理过程的高效化、装备化、和环境洁净化”属国内外首创,在钢渣处理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成套装备与工艺包的研发成功及首台套工程应用的实现,该技术已具备了工程推广应用的一切条件
文章对金岳霖在我国译学领域的建树做了探讨。金先生的《知识论》15章专题讨论了语言和翻译从新的视角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他摒弃了传统的"直译、意译"的提法首次提出"译意"和"译味"的概念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11月6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的主题为“科学向新 共创未来”。论坛旨在搭建科学国际交流平台,各国顶尖科学家共同探索科技前沿,增进科技合作,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本届论坛共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3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50余位青年科学家和各界嘉宾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出席论坛
浩瀚太空新添一颗“吴伟仁星” 北京9月8日电(郭超凯)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 北京9月8日电 (郭超凯)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