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祭
花莲县政府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花莲观光,举办“2018花莲县原住民族联合丰年节”庆祝活动,邀请花莲县境内各个原住民族群的朋友前来共襄盛举,丰年节庆祝活动将一连举办三天,为花莲观光带来另一波高潮。 每年暑假期间花莲各地阿美族原住民举办的的丰年祭,总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凑热闹,但因为花莲幅原辽阔,部分地区比较偏远,想参加并不容易。花莲县政府特别举办联合丰年节,邀请全国游客一起来花莲玩,今年活动举办地点位于美仑田径场,时间从7月20开始为期三天,想参加的游客就尽快安排假期,一起到花莲载歌载舞,体验原住民过年的热闹氛围
成立于2009年,由一群来自台东都兰部落的旅北原住民青年组成,成团目的在于发扬阿美族都兰部落“kilomaan”(丰年祭)之各项传统祭典仪式,使旅居在外之乡亲充分了解丰年祭的真意,也希望透过学习部落乐舞,找寻一条回家的路,带给他们生命的力量。除了凝聚部落向心力之外,他们也积极向外推广阿美族文化,以部落传统歌谣中常听见的多声部音乐“复音”融合传统舞蹈,并结合现代舞蹈,表达文化真意,更使观赏者从中认知及学习文化含意。 阿美族人与海洋之间有着相依相属的紧密联系外,也视海洋具有无可比拟的神性
咦!“山藸、飞鼠、撒可努”好奇怪的书名,到底什么动物叫“撒可努”啊?这是我在金石堂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印象。看完“山藸、飞鼠、撒可努”我发现异文化不断的入侵,以前原住民衣服上美丽的图腾早已在生活中消失,从前的祭典在时间的摧残下如液体般不停的蒸发。看到书中的排湾人举办丰年祭时,终于唱出了那属于自己族人流失的文化,又再度燃烧,排湾人终于穿上了自己的服饰、唱了自己的歌;跳了自己的舞,重新找回真正的排湾,找回了那份流失而重聚的深情
卡地布部落位在以温泉闻名的台东知本,是卑南族的聚居地,卡地布在卑南语中是“在一起”或“团结”的意思。卡地布文化生活园区是每年丰年祭举办的地方,来到这里可以见到依照传统茅屋形式搭建的青年会所、少年会所以及祖灵屋。卑南族语称青年会所为巴拉冠(palakuwan),是部落青年知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场所,部落男生只要年满15岁就要进驻这里,接受严苛的斯巴达式教育训练
美丽的部落,空无⼀人的街道,与丰年祭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当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吸引青年愿意回家。观光业也许是⼀条道路 ,但⼜担心过度开发,会失去原有的风貌,这种矛盾的心情, ⼀直存在部落。希望能借由这样的影片,让观众更认识部落发展困境 ,也帮助在外的部落青年思考,是否也想回家了
2015花莲县原住民族联合丰年节大会舞征选竞赛,经激烈评选后,由花莲市天公祖乐舞的“袋代相传”脱颖而出,获选为今年大会舞舞码,获颁奖座及奖金五万元。 “天公祖乐舞”由一群热爱龙舟的原、汉青年组成,团员没有舞蹈底子,凭借著不服输和自我突破的强烈企图心,于2014年首度参加丰年节大会舞征选,就以黑马之姿勇夺表演组第三名,2015年推出“袋代相传”(A’lufu)舞码,再度脱颖而出,获选为年度**丰年节大会舞。 舞蹈指导老师杨良传表示,“袋代相传”以乐舞文化诠释阿美族、噶玛兰族、撒奇莱雅、赛德克族、太鲁阁族及布农族等六大原住民族舞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