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化
近日,科技部陆续公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立项信息,由陕西华明普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联合申报的“术中放疗定量化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项目成功获得重点研发计划立项。 一直以来,华明普泰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始终与国内顶级大学、研究机构及特三甲医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本次申报的术中放疗项目是手术中对可见肿瘤、瘤床区或易复发转移部位,在直视下的一次大剂量放疗,具有治疗增益比高、生物学优势强、疗程短、辐射防护容易和适应症广等优势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又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不断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改变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企业管理也紧跟这次科技革命而在变革中。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都需要使用ERP系统来管理业务流程。对于这些企业来说,ERP是它们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是电灯离不开电
该团队利用中国心血管疾病政策模型,整合多项长期队列随访资料,结合我国空气污染、城市人口变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等数据,运用马尔科夫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预测了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所带来的健康获益。 研究发现,如果2017年~2030年,PM2.5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从61ug/m3下降到55ug/m3(奥运会时期北京市水平),我国35岁~84岁城市居民中能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67.6万人。如果年均值控制到35ug/m3,心血管疾病死亡将减少266万人;若控制到PM2.5年均10ug/m3(世卫组织推荐值),将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470万人,远超过我国控制25%的高血压患者或者减少30%的吸烟人群所带来的心血管健康获益
近日,佛山市副市长赵海一行来到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信息化专题调研,并对规划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佛山重要的本地“智库”,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各类规划应用,搭建了以梳理数据资产、强化管理应用、服务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决策为出发点的信息化数据中心,全面提升规划分析水平和决策科学性。 武大吉奥作为佛山市规划院信息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参与者,依托在测绘、规划、国土和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建设中的优势技术和经验,在规划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方面深度挖掘用地、人口、交通等方面的数据趋势和特征,打造数据高地,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打造一批智能化应用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星在内的9颗海洋试验与业务卫星,同时不断完善海洋系列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提升星地一体业务化运行与服务能力,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全球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中法海洋卫星装载的海浪波谱仪、散射计将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和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监测数据可被两国以及世界各国科学家、预报员共享使用,有利于更好地探索海浪形成过程与变化规律,区分风浪与涌浪,为海上船只航行安全、全球海洋防灾减灾、全球海洋资源调查提供服务保障
秉承院训精神,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职工全方位投入到本社区的各项建设中。 南西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街道区域地形象一把钥匙, 街道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所辖13个居委会, 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以被称为中国最老的社区之一。 中新网南京7月27日电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7日通报,该所联合中外研究团队,在中国浙江白垩纪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距今1.1亿年且已灭绝的一种松柏类植物新类型,将其命名为“周氏短木”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自动观测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 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 自动观测气象站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气压、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