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化农业,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务院近期出台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未来5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立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盘锦市水稻在翻、耙、插、割、运等环节机械化程度较高,相比之下,植保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盘锦农业植保“机器替人”的趋势越发明显。今年,盘锦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达2.5万公顷
近日,2022年度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在北京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行,公司董事长段文瀚获评2022年度三农人物。 2022年度三农人物评选旨在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宣传推介一批“三农”领域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行业代表,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三农人物评选由院士、农业领域专家学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以“责任、创新、贡献、引领”为标准,在超过1000个推荐人选中确定2022年度三农人物10人,2022三农年度人物1 人,2022三农人物年度致敬种粮人1人,三农人物年度致敬团队1个
2015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这是国家粮食主管部门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行动规划。 "粮安工程"即"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
2020年9月1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单位联合印发通知,对今年秋粮收购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通知指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抓好粮食收购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有力举措,也是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对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导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脱贫的道路上,带头人十分重要。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远新村就有这样一位带头人,他是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张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我市近日聚焦稳粮扩油、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等重点领域,确定了4项“硬任务”。 这4方面的“硬任务”分别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012.2万亩,产量达到216.1亿斤;扩种大豆9万亩、播种面积达到170万亩,扩种油料40万亩、播种面积达到560.1万亩;示范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50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万亩
该机型可用于烘干高水分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梁、大麦、芝麻等谷物、适合农场、粮站及种粮户使用。 采用节能烘干技术,自动调节烘干温度与时间,减少热冲击,比同类产品噪音小振动弱,省气省煤省电使用寿命长。 1、该机型可用于烘干高水分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梁、大麦、芝麻等谷物、适合农场、粮站及种粮户使用
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有( ) 我国必须对()亿亩耕地的红线,做到绝对意义上的维护和保障,绝不能出现耕地不再种粮的局面。 “野兽主义”一词,特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野兽派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
国家统计局今天(12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31个省(区、市)中26个增产,其中,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新疆粮食产量均增加10亿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