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
血流变检测仪应用在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主要侧重于血液的宏观、微观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及生化指标(如血浆蛋白、凝血因子、自由基、内毒素等)与血液流变特性的关系等,随着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了血液流变学,人们关心的热点主要在流变学指标的诊断特异性上。那么,血液流变学检测到底有没有疾病的特异性?对临床辅助诊断有什么帮助呢? 众所周知,血液在全身流动,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病变都会反映到血液中,自然也会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或多或少有所体现,问题是我们能否检测出这种改变,以及能否找到引起这种改变的诱因及原发部位。事实上要找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临床的血象检查,如果白细胞数异常增多,我们可以推断体内有炎症,但炎症的发生部位单靠血象检查是不能确定的
覃立刚,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多次进修学习。现任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江北门诊主任。 专业特长: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高危儿的识别,擅长对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对新生儿、儿科急危重症的救治有着丰富经验特别是新生儿复苏、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危重儿管理;熟悉多型呼吸机和监护急救设备的应用;近年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中国当代医药》、《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外医疗》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入《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CRP联合测定对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孕妇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与所生产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相关性调查研究》、《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临床研究》等多项市级科研项目
“一台计算机,一个信息平台,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完成所有市属医院的合理用药点评工作�!� 自从201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合理用药监管平台,浙江省杭州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现在进行市属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管更标准化、常态化了。 据悉,相较于以往在开展点评工作前要筹备多场研讨会,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前去区域内的医院随机抽取门诊各科的处方以及住院病历,实行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现在的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工作更加快捷、高效、公平和准确。 据悉,在平台建设之前,集中点评工作的开展完全由人工进行支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人类能更好地同病害作斗争。药学专业一般设于专门的药学院或医学院之下,主要开设Pharm.D项目,该项目属于一种专业学位项目,学费高昂,而且许多学校——尤其是 公立大学——不招收国际学生 ,如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等
维生素D3 (VD3) 被摄取后经肝细胞线粒体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25-OH-VD3(VD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浓度可达40~90mmol/L,半衰期2~3周) 后经肾小管细胞内羟化酶作用 催化成生物活性更强的125-(OH)2VD3( 浓度仅为1×10-73分28mmol/L,半衰期约12~15小时)。考虑25-OH VD3的含量及其稳定性,其作为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更具临床意义,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3分283分2825-OH VD3可特异性识别25-OH VD3,与VD2,VD3,25-OH VD2,1α,25-(OH)2 VD2没有交叉反应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人们熟知的血糖指标,它们都只能代表某一时刻患者的血糖值,而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内的整体血糖控制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结合就难以解离。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120天,只有等到红细胞衰亡,这种结合才会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