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作为服务和可靠性工程所用的工具,Istio 在服务和代理级别提供有洞察力的指标以及标准化仪表板。将其配置用于整个组织的关键用途,例如鉴别问题和可靠性设计。 Kubernetes 这类微服务会带来流量和管理方面的挑战
距离上次更新已经有一个月了,主要是最近工作上的变动有点频繁,现在才暂时稳定下来。这篇博客的本意是带大家从零开始搭建K8S集群的。但是我后面一想,如果是我看了这篇文章,会收获什么?就是跟着步骤一步一走吗?是我的话我会选择拒绝,所以我加了关于K8S的简单介绍,每一步的步骤都添加了解释
Koordinator 是一个基于 QoS 的 Kubernetes 混合工作负载调度系统。它旨在提高对延迟敏感的工作负载和批处理作业的运行时效率和可靠性,简化与资源相关的配置调整的复杂性,并增加 Pod 部署密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Koordinator 通过提供以下功能增强了在 Kubernetes 中管理工作负载的用户体验: 精心设计的优先级和 QoS 机制,可将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混跑在集群中,并在单个节点上运行不同类型的 Pod
远端 Web 服务器上托管的工作排程与管理系统会受到一个远端程式码执行弱点的影响。 远端 Web 服务器上执行的 Jenkins Enterprise 或 Jenkins Operations Center 版本为早于 2.303.30.0.4 的 2.303.x 版本或早于 2.319.2.9 的 2.x 版本。因此,其会受到 Kubernetes Client API 中一个远端程式码执行弱点的影响
Choerodon 中项目是用来组织开发团队,团队在项目中可以进行应用开发,版本发布,应用部署,应用运营。 应用是满足用户某些需求的程序代码的集合,可以是某个解耦的微服务或是某个单体应用。用户可以创建应用,平台会为用户创建对应的 git 仓库以便管理该应用代码
成立于2014年,创始团队来自于IBM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于5年来获得6轮融资,2019年,EasyStack 完成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电子)战略投资的数亿元D轮融资,正式成为“云计算国家队”,是中国电子体系当中的唯一一家云计算(laaS)企业。 EasyStack 是中国开源云计算的领导者,是 OpenStack 黄金会员、Ceph 创始会员以及 CNCF、OCF、Linux 基金会会员,拥有 OpenStack 基金会中国企业中唯一的独立董事和亚太区唯一技术委员会会员,并在 OpenStack 、Kubernetes 等开源技术产品化,为企业用户提供稳定高效、开放兼容、可持续进化的新一代私有云和超融合产品
在 Kubernetes 中,调度 (scheduling) 指的是确保 Pod 匹配到合适的节点, 以便 kubelet 能够运行它们。抢占 (Preemption) 指的是终止低优先级的 Pod 以便高优先级的 Pod 可以调度运行的过程。驱逐 (Eviction) 是在资源匮乏的节点上,主动让一个或多个 Pod 失效的过程
这是一个对于简单尝试、探索k8s概念的记录。从准备轻量级 kubernetes - k3s 的节点环境开始,到最后启动入口控制器、监控、日志收集等几个集群基础服务。 最近一两年各大云服务商都出了各种福利活动,很多小伙伴薅了一波又一波羊毛,比如腾讯云 1C2G 95/年 真香系列,华为云和阿里云也都有类似的活动,薅个两三台就能搭建一个 Kubernetes 集群
KubeSphere 围绕 Kubernetes 集成了多个云原生生态主流的开源软件,同时支持对接大部分流行的第三方组件,从应用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到集群底层的运行时,将这些开源项目作为其后端组件,通过标准的 API 与 KubeSphere 控制台交互,最终在一个统一的控制台界面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以降低对不同工具的学习成本和复杂性。 同时,KubeSphere 还具备了 Kubernetes 尚未提供的新功能,旨在解决 Kubernetes 本身存在的存储、网络、安全和易用性等痛点。KubeSphere 不仅允许开发人员和 DevOps 团队在统一的控制台中使用他们喜欢的工具,最重要的是,这些功能与平台松耦合,所有功能组件均支持可插拔安装
现在安装 Kubernetes 集群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出现了很多方案,各种方案都有自己适合的使用场景。虽然我们可以很快速在云环境下面启动一个 Kubernetes 集群,但是对于开发人员通常更喜欢能够快速上手的东西,Kubernetes in Docker(KinD)这个工具就可以通过创建容器来作为 Kubernetes 的节点,我们只需要在机器上安装 Docker 就可以使用,它允许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启动一个多节点的集群,而不依赖任何其他工具或云服务商,这就使得它不仅对本地开发非常有用,而且对 CI/CD 也很有帮助。 既然在 Docker 容器中可以运行 Kubernetes 集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是否可以在 Pod 中来运行呢?在 Pod 中运行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在过去几年,Kubernetes 已经成为了容器编排领域事实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