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量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交都市创建验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起点。下一步,该局将针对创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会同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攻坚克难,全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及高品质服务要求,切实增强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交通力量。 自2013年11月获批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以来,青岛组织实施了公交线网优化、公交场站建设、公交运力投入、政策规划引导、智能公交完善、公交特色强化、行业素质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等8大工程,健全了各项保障措施,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创建指标基本完成,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民公共交通满意度持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世博期间,上海的航空客运量大大超过了平时,随之而来的航空管制也频频 发生。最近,小X就因为航空管制,连续两次在机场被延误超过了两小时。对此, 小X表示很不满意
民航资源网2022年6月17日消息:据越南航空局的消息,6月16日,中国民航总局(CAAC)向越南航空局致函,通知在继续良好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的同时逐步恢复国际航班的背景下,中方已批准两国各家航空公司每周运营2个航班(此前为每周1班)。 越南航空局领导人表示:“这是两国有效防疫的一个好信号,同时也是中国航空市场——越南航空业的重要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满足两国人民的出行和旅游需求“。 预计,航空市场将继续恢复,航班数量将逐步增加
2020年,中国高铁客运量为15.57亿人,受新冠疫情影响,客运量低于2019年的23.58亿人。但更多的人在铁路出行时选择乘坐高铁,2020年的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的比重超过70%。 中国历年高粱产量(1949年-2018年) 中国历年小麦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玉米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早稻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稻谷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谷物产量(1991年-2021年) 中国历年秋粮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夏粮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粮食产量(1949年-2021年) 中国历年人均发电量(1978年-2020年)
据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今年1—7月份,我区全社会用电量22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幅比1—6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 东莞市晟际物流有限公司其中,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21.9%、6.2%、4.5%、10.3%,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从其他经济活跃度指标看,今年1—7月份,全区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降幅比1—6月份分别收窄2.0个、1.3个、2.4个和1.0个百分点;物流业景气指数保持稳中回升态势,供应链上下游保持活跃,物流行业生产活动发展势头向好,7月份内蒙古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5%,较6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各国旅游业受新冠疫情重创,今年全球民众出国旅行的需求预计减少57%。 共同社13日援引牛津经济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报道,各国在疫情中加强边境管控和隔离措施,民众减少旅游和出差,尤其是出国旅行需求骤减,今后几年都难以恢复。 报告预测,出国旅行需求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国内旅行需求的恢复速度略快,有望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2019、2020年各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变化 上半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39.6亿人,同比下降54.8%,6月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6.3%,恢复程度较一季度末提高29.3个百分点。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二季度以来,随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发力见效,行业主要指标持续恢复、不断向好,特别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恢复,并超过去年同期规模,为稳投资、稳就业发挥了重要的先行官作用。 上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0%
11月25日,由公司承建并提供全过程BIM咨询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举办启用典礼,香港机场管理局宣布即日起正式投入启用。整个系统预计将于2024年全面投入服务,届时年客运量可达1.2亿人次,年货运量可达1000万吨。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系统是香港由“城市机场”蜕变为“机场城市”的重点项目,是香港城市建设的里程碑
香港港是中国天然良港,为远东的航运中心。北纬22°30′,东经114°20′,在珠江口外东侧,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 。香港地处我国与临近亚洲国家的要冲,既在珠三角入口,又位于经济增长骄人的亚洲太平洋周边的中心,可谓是占尽地利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全国入住酒店的游客较清明假期增长2.1倍,成都、杭州、上海、广州、深圳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12年来最长的“五一”小长假已经收尾,旅**业交出不错的答卷。以探亲游、周边游、郊区游为主题的小长假旅游带动目的地消费,旅游信心也稳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