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 吴小敏 前不久,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评审结果公布,由浙江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坚钦、戴文圣、斯金平、王正加等教授组成的浙江省林学会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获得表彰。这是浙江省唯一一个获表彰的科技组织,也是全国林业系统两个获表彰的单位之一。 多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干果研究团队”、“森林药材研究团队”、“竹子研究团队”等专家团队积极服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围绕林业主导产业与优势特色产业,研创了出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毛竹覆盖,香榧、薄壳山核桃等生态高效的“一亩山万元钱”十大创新模式
本文摘要:2月5日,中科院智能生产及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在沈阳正式成立。以联盟为载体,中科院的涉及企业与研究所的研发、中试、生产及市场和优势的资源将获得充份核心区统合,推展智能生产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高效选育,将新松机器人公司等企业竣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器人企业。 2月5日,中科院智能生产及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在沈阳正式成立
福建推进品牌农业建设打造具福建特色农业品牌《新闻》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建设七条措施的通知》。《通知》从加快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推广、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农产品质量全程管理、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着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品牌、大力支持品牌宣传营销、强化组织保障七个方面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在加快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推广方面,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7—2020年),到2020年,全省种植、养殖主推品种实现新一轮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专用率达85%以上,打牢品牌农业建设的基础
工作总任务:在生产技术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养殖线(种鸡、肉鸡)的疾病防治技术研究、操作规程制定、疾病流行调查、抗体水平检测、各环节生产情况检查、养殖技术培训等工作。 1.男女不限,20~35岁,畜牧兽医中专以上毕业,应届往届均可,研究生优先考虑。 1. 男女不限,20~45岁,畜牧兽医中专以上毕业,有从事过肉鸡养殖经验者优先考虑; 2.熟悉掌握肉鸡养殖基本技术; 3.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有“公司+农户”模式肉鸡养殖服务经验或两年以上肉鸡养殖经验者优先考虑
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15年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近日,我司收到国家农业部发来的“2015年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的牌匾,这意味着我司认定“2015年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工作圆满结束。 今后我司将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公司良好的硬件设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形成集国兰新品种选育、技术推广、生产示范、信息交流、科普宣传、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生产示范型科普基地,面向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普及国兰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展示国兰先进科技成果,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国兰文化。
近日,《重庆日报》报道重庆市万州区长江消落带生态修复情况,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山杉成为守护万州江岸的“生态卫士”。 中山杉的老家是与万州同饮一江水的南京,该树种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杉团队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破解了消落带生态修复与治理的世界级难题。在消落带种林木,林木不但要在贫瘠的土壤里扎根,每年还要经过四五个月的江水浸泡,这对树木的生命力是严峻考验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斌)记者昨日从湖南农业大学牵头建设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悉,油菜高效可持续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成果在南方区域示范推广超2200万亩,新增收菜籽3.5亿公斤,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带动湖南乃至南方油菜种植面积稳定提升。仅湖南,油菜播种面积就由2013年的189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2050万亩。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35%,每年缺口达2700万吨
(一)负责全市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拟订全市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全市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推进全市林业数字化建设
荣廷昭院士5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培养硕、博士50余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提出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结合西南实际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了改良,多途径培育出雄性不育等育种新材料,筛选到了西南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急需的优良受体自交系并成功利用
审核发布:宣传部 蒙丽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9-12-23浏览次数:1006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2018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获奖项目的通报》(粤农农函〔2019〕1716号),对157项成果授予奖励,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80项。我校完成的24个项目获奖(以主持单位完成9项、以参与单位完成15项),较2018年增加4项,其中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4项。 在我校主持完成的9个项目中,“广东省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茶园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效液体肥料研发与推广应用”和“禽白血病净化新技术在黄羽肉种鸡场的应用与推广” 4个项目荣获一等奖;“基于高效药剂创制的红火蚁灭除技术体系创建与推广应用”、“观叶植物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修复农田土壤污染的能源作物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技术应用”和“桑蚕重大疫病诊断检测关键技术创新、系列产品创制与应用” 4个项目荣获二等奖;“木薯渣发酵生物饲料的推广应用”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