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
青云书院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三个专业学院和社区学院部分人文大类新生共同组成。书院积极对接国家“新文科”总体战略,联合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博物馆学和文物与保护、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专业优势,夯实学业支持,强化通识教育,落实导师导学,创建成才社区,努力建设成为中西交融、古今贯通、德业兼修、以文化人的一流书院,以红色文化厚植思政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昌明文化自信、以海派文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结合“五青工程”课外培养体系,着力培养胸怀家国、文史兼修、中西汇通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我院英语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为响应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申报,经过激烈竞争,成功入选。 佳木斯大学英语专业成立于1978年,1997年升为本科专业,2011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批学科教学(英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作为《财富》杂志 “2018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大型银行,摩根大通致力于在中国加强本土人才储备,以把握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的机遇 2018年4月17日,上海 -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和在《财富》杂志 “2018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大型银行,摩根大通正积极加大在中国校园的招聘力度,首次在内地高校举办“走近摩根大通”校园快闪系列活动,希望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加入公司。 今日, 摩根大通的员工们走进大学校园,邀请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加强对摩根大通以及金融行业的了解。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多个专业、不同背景的逾 200名莘莘学子参与
11月11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一届“致敬经典:中华传统文化青年论坛”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论坛由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王蒙先生提议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驻青高校等10余名专家学者和百余名同学参加。 论坛开幕式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在致辞中回顾了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的同时,阐释了学校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及意义,并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期待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中等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并能从事文化、教育、传媒、出版、文秘等与汉语言文学相关工作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文字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汉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同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②掌握汉语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③有较强的中文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写作能力及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④能胜任中等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和新闻、出版及其他企事业部门的语言文字工作; ⑤熟悉国家在汉语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巫莉丽,女,副教授,2007年7月就职于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09年9月起担任德语系系主任,2016年起任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委员、小语种支部书记。 2004年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德语专业,2007年获青岛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海德堡大学交流学习
2022年6月24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应必赢唯一官方网站邀请,做客研究生学术大讲堂,为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教师和研究生带来题为“走进生命的李白”的线上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必赢唯一官方网站院长李洪波教授主持。程维副校长致欢迎辞
2017年12月3日,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京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1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邓源荣获全国网络赛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此次比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在北京大兴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为期6天的比赛
艾哈迈德是我院深受学生欢迎的埃及籍阿拉伯语教师,毕业于埃及坦塔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埃及坦塔大学和开罗大学任教,于2016年开始担任我院的阿拉伯语教师。为了解疫情期间外教在中国的生活情况,艾哈迈德作为留校的外籍教师之一,近日接受了专访。 问题一: 疫情期间你在中国吗?你为什么留在了中国? 疫情期间我一直留在学院
在国际交流频繁的现今社会,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我国新住民人口逐年攀升。面对一个多族种社会的来临,在语言、风俗、宗教、生活习惯、文化等各方面须要适应,基于各群体、社会文化多样性,公共图书馆应提供符合新住民需求的馆藏及服务。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供多元文化资讯及服务,本馆期能彰显多元文化的价值,顾及多元族群阅读需求,提供国内外各族群丰富的休闲与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