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容错与移动计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现有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5人(含CMU客座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该研究中心可培养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生与硕士生,已毕业博士生24人,硕士生85人,出站博士后4人
《青年探索》期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委员会主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主办,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协办,广州市青年探索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共青团工作研究及青年研究领域一直享有盛誉。 《青年探索》杂志坚持学术理论研究和探索青年社会实际问题的办刊宗旨和风格,已成为华南地区观察青年、研究青年、反映青年、服务青年的权威窗口。 2005年8月《青年探索》杂志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优秀栏目期刊,近年来,也相继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录入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录入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录入期刊、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录入期刊等,得到了社会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6月27日上午10点,应我院邀请,清华大学何源副教授在理科楼B311进行了“工业物联网的研究与实践”专题讲座。 根据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趋势,何教授从工业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和技术现状出发,着重分享了其课题组与国家电网合作,并开展换流站及调相机无人值守监测系统研发的进程与经验。同时,何教授探讨了工业应用场景中的典型问题,并围绕在工业应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去面对物联网研究的新的挑战,把这些问题与挑战转化为新的机遇展开了深度探究
《花火》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省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花火致力于提高青少年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丰富青少年想象力为目标,以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健康的阅读导向、为青少年提供最优质的课外读物和丰富中国青少年阅读生活为使命。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 《中学数学研究》是江西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主办、省级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
创刊于1956年9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学术期刊。 期刊介绍工作论文当期目录全部期刊投稿指南期刊订阅联系我们邮件订阅RSS 显性比较优势:中国产品遭受美国反倾销的魔咒吗? 显性比较优势是中国产品遭受美国反倾销的魔咒吗?文章基于美国对中国反倾销97起涉案产品样本并引入非涉案395种10分位主要贸易品扩展样本研究表明:(1)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当年主要集中在中国对美出口具有较强显性比较优势的涉案产品上;虽然遭受美国反倾销但中国在35起涉案产品对美出口上仍保持着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不过有27起涉案产品已丧失较强的显性优势。(2)扩展样本后各影响因素对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概率的影响程度减少避免了样本选择的有偏性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我校主办的《阅江学刊》被评为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发并于2014年首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每四年组织、发布一次。该评价体系由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等指标构成,各指标按照人文、 社科、综合三大学科划分权重计分
彭丽华,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求索》《湖南社会科学》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项目、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等4项。 (1)主持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红色资源国际传播研究》2020-2022 (2)主持湖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三维模式研究》2020-2022 (3)主持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湖南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2015-2018 (4)主持湖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和谐社会背景下休闲文化生活研究》2011-2014
谢宗安,字钟厂,1907年生于安徽东至县,卒于1997年,享寿九十一。书风以雄强豪迈见长,精研篆隶及六朝碑体,尤对石鼓文、石门颂及石门铭之用笔,最具心得,因而自称三石老人,又号磊翁。1962年与友人同组“八俦书会”,每年举办展览,积极推广书道艺术
自然生物技术明年1月将完成韩春雨论文相关调查《新闻》 新华社伦敦11月28日电 《自然·生物技术》28日就广受关注的韩春雨论文争议发表了“编辑部关注”,同时发表了一篇国际研究人员关于不能重复相关技术的文章,表示将在明年1月完成相关调查。 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及其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近日在线发表了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俊杰教授和刘新奇教授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嵌膜GTP酶Atlastin介导内质网膜融合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 内质网是细胞内承担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和钙离子存储等重要功能的细胞器,内质网的形态动态与其功能有着紧密的关联。2009年,胡俊杰等人在《细胞》发表文章,显示Atlastin蛋白家族参与了内质网管状网络的形成,可能直接诱导内质网管状结构之间的膜融合,他们还发现Atalsin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与内质网的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