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ancer Treat. Rev》肺癌是当今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后仅有20%的患者可进行根治性手术;但对N2期(伴有纵膈淋巴结转移)肺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其局部复发率仍高达23-33%,因而临床对该类患者多采用术后放疗。 然而,术后放疗对行根治性切除术的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用目前并不明确。尽管既往研究显示,术后放疗可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LR),但其对患者总体生存率(OS)的影响却不明确
樊代明(1953.11.7-)。消化病学专家。生于重庆市
8月28日,大连理工大学吴成君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做客第十九期“仁妙 创造”学术沙龙。 吴成君教授作了题为《DNA损伤引起的HPV16晚期基因表达与调控》的学术讲座。学校3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并参与部分话题的探讨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yitutute)科研团队发现:长期吸食**(marijuana)的男性艾滋病毒携带者(HIV-positive men) 在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肺疾病方面(infectious and non-infectious lung diseases)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无论这些患者亦吸食烟草产品与否。今日,线上版《临床医学》期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该研究的相关成果。 该研究的结果建议: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业人员(healthcare providers)在帮助HIV阳性患者降低某些肺疾病风险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吸食**对肺健康可能造成的伤害展开咨询教育
公司的顾问团队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哈佛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刘明耀教授目前担任邦耀生物的首席科学家,为国家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更多优秀科学家们的加入,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公司运营及投融资经验,涉及生物医药、大健康、房地产等多领域,全面负责公司整体运营
《自然》出品,5分钟短片教您看懂癌症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无疑是人类最新的武器。虽然有关免疫系统和癌症的研究很久之前就开始了,但是,直到近些年,免疫治疗才有突破性的进展并且通过FDA的批准用于临床。 早在2015年,Nature Review Cancer and Nature Review Immunology 就联合出品了这个动画片,演示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又如何逃避追捕并反击
樊代明(1953.11.7-)。消化病学专家。生于重庆市
11月26日和12月12日,科技中心分别邀请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刘雪丰教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研究员侯海彤博士来我校作学术交流。 刘雪丰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骨髓造血细胞分化介导的小鼠巨细胞病毒复发新模型》。刘教授介绍了一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复发的新模型建立过程及检测过程
下面就来看看这项疾病的适宜筛查年龄√ 5月30日,发表在Cancer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将针对结直肠癌调研的新数据添加至ACS模型中,用于验证ACS原先的 “筛查益处和负担之间的**平衡”。与最初的“推荐50岁筛查结直肠癌”的结论不同,结果建议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 研究中称,将平均风险人群的筛查时间移至45岁是一个相当大的变化,如果每个人都遵循基于最新的风险筛查建议,可以降低至少一半的结直肠癌死亡率(有一些计算显示可以降低70%的死亡率)
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肿瘤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 长期致力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个性化研究,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4个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I-III期研究,其中6个候选新药同时在在美国、日本开展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