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
CRISP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是一种来自细菌降解 入侵的病毒DNA或其他外源DNA的免疫机制。在细菌及古细菌中,CRISPR系统共分成3类,其中Ⅰ类和Ⅲ类需要多种CRISPR相关蛋白(Cas蛋白)共同发挥作用,而Ⅱ类系统只需要一种Cas蛋白即可,这为其能够广泛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来自Streptococcuspyogenes的CRISPR-Cas9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珍妮花.杜德纳因共同发明了CRISPR-Cas9基因工程技术这项划时代科学发现,而获颁“吕志和奖—人类福祉奖”。 此革命性的科技,彻底改变了编辑动植物基因的领域, 从协助治疗、治愈人类疾病,到提高农业生产力,均为改善人类福祉带来新的希望和可能。 珍妮花.杜德纳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化学教授,现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李嘉诚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校长讲座教授
生物世界的基本规律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机制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亿万年来,细菌在与病毒经久不息的鏖战中,演化出了一套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即,细菌会“记住”病毒的DNA序列,等后者再次入侵时予以反击,切断其DNA
坚持“四个面向”,建设“两个一流”,引领我国畜牧科技跨越发展,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牧医所始建于1957年,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从事畜牧兽医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 分享到微信 × 12月27日,应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邀请,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晁哲研究员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由吕志和博士于 2015 年创办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性跨界创新奖项旨在促进世界文明并激励世人建构更和谐的世界。奖项基于“促进世界资源持续发展”、“促进世人福祉”以及“倡导积极正面人生观及提升正能量”三大目标表扬为人类文明作出恒久卓越贡献的人士或团体。 每位获奖者获授予现金奖 2000 万港元(约 256 万美元)、证书一张及奖座一座
公司的顾问团队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哈佛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刘明耀教授目前担任邦耀生物的首席科学家,为国家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更多优秀科学家们的加入,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公司运营及投融资经验,涉及生物医药、大健康、房地产等多领域,全面负责公司整体运营
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Beijing Farm Animal Research Center BFARC)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倡导下着眼于中国畜牧业和人类医学未来发展需要,在2010年建立的集猪的基因育种和生物医学研究为一体的战略研究基地。我基地是中国科学院首个大动物研究平台,主要从事猪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品系培育、人类重大疾病模型的创制及干细胞临床前评价等方面的探究。 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燕岭农业生态园,总占地20000m2,可存栏高品质实验猪4000头
引正基因是一家基因编辑平台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编辑平台型技术公司,专注基因编辑工具底层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基于CRISPR的下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可提高基因编辑的效率和精准度、降低脱靶效应。近日完成数千万美元的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方圆资本跟投,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 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与产品管线的快速推进、引进产业界专家和技术人才,并进一步 完善公司研发和管理团队
疫情防控不松懈,学习科研不停歇。为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中科院微生物所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Chun-Jun Guo教授,于2020年05月28日上午9点在云端通过Zoom会议以“A Genetic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Microbe-Host Intera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为题,为我所科研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盛宴,报告由尹文兵研究员主持。 Chun-Jun Guo博士长期致力于人类肠道菌群微生物的研究,在肠道微生物是如何引发疾病或帮助维持人类健康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Science,JACS等国际期刊,并荣获2019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和2020 AGA-Allergan Foundation Pilot Research Award奖项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9日在线发表了一篇合成生物学论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基因组编辑”CRISPR技术的的装置,能销毁转基因生物中特定的DNA序列。控制住特定DNA序列销毁的能力,其应用范围将包括防止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帮助生物技术公司保护知识产权以及避免偷窃等等。 出于对转基因微生物潜在的环境释放的担忧,科学家们早已开始开发各种诱导细胞死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