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water
中新网深圳12月1日电 朱族英深圳大学1日发布消息称
中新网深圳12月1日电 (朱族英)深圳大学1日发布消息称,1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谢和平与其指导的深圳大学/四川大学博士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 membrane-based seawater electrolyser for hydrogen 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 据悉,该研究首次从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开创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彻底隔绝海水离子的同时,实现了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突破(即把海水当纯净水用,在海水里直接原位电解制氢),破解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难题。 《Nature》相关评审专家评述该成果时表示,该研究成果解决了有害腐蚀性这一长期困扰海水制氢领域的问题,能够实现从海水中规模化稳定制氢,将打开低成本燃料生产的大门
7月10日,韩国庆南大学金胜炫教授应邀访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7月10日,韩国庆南大学金胜炫教授应邀访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并作了主题为“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its Challenges(海水淡化技术及其挑战)”的学术讲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宝玉教授主持讲座。 围绕本次讲座主题,金胜炫教授结合自身研究课题及工程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简要介绍:首先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发展历程,包括膜技术的发展及工艺能耗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