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篇
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1998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学士,2005年获武汉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和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现任医学检验科主任,系重庆市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首批短期技术援藏干部;参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1部。主持或参与863子课题、厅局级课题等10余项,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CSCD 6篇,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
发布者:gaoyun发布时间:2021-09-04浏览次数:1609 从教12年来,主讲《物理化学(上/下)》、《物理化学实验》、《材料化学》等本科课程。一直以“教学为本”为理念,潜心于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科学前沿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研究,致力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探索,营造“有生机”、“有思想”、“有深度”的线下课堂,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和线上复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深入交流和深度学习的途径,这种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目前,主持江西省高等九州在线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校级4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获九州在线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九州在线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获校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未来之星”等荣誉称号
方国平,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亚美在线网站(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员。 自1989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先后在中南财经大学湖北财政分校(后更名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武汉科技学院(现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亚美在线网站(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工作,历任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武汉科技学院东湖校区管委会书记、常务副主任,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院长,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主任、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
本次讲座通过直观的案例讲授和分析,明确如何规避常见的论文写作错误及偏差。具体内容包括列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上的常见问题,包括规范性问题:文献述评规范性表述、参考文献格式、英文文献引用、数据图表呈现等;专业性问题:标题、关键词、摘要、正文主体、总结的理论提升等;并详细指出各类常见偏差和错误的纠正方法。 报告人简介: 陈文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跃进,男,1958年4月出生,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法学),现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山西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获全国供销合作系统优秀教师,2009年获山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 围绕企业法研究方向,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合作社的法律属性研究》等著作、教材6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山西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培养博、硕士151人;任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共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山西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山西省法学会副会长、山西省经济法研究会会长、太原仲裁委员会委员、山西同辉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专家简介:倪怀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00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任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拜仁地质研究所(BGI)博士后
5月10日,教师教育学院举办51周年校庆学术活动,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杨润勇研究员作题为“高校教师课题申报策略与方法”的线上学术报告。 杨润勇研究员从课题选题入手,在对全国各级课题研究状况的实证分析中,基于案例问题、基于科研规律、基于课题申报,梳理了课题研究中的“关键点”,指出了申报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点”,分析了问题解决的“策略点”,初步构建了有效课题研究(申报)体系,归纳了涵盖课题研究重点环节的21个模块,提出了高校教师有效课题研究、科研能力提升的100个观点。杨润勇研究员学术视角独特,对课题申报的选题研究严谨精密,讲学风格兼具温度与深度,我院教师深受启迪
王军志先后主持“863计划”“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平台的研究”等22项国家级、省部级有关生物技术目标产品质量研究项目。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和《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2部专著。负责完成了中日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国家1035工程重点项目)
长期从事结核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共患病病原学专业会员会会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会员会会员,并在西藏大学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历年发表论文10余篇,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擅长:不明原因发热、结核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主要学术成果:《西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初步研究》、《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西藏自治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点及临床特征初步分析》、《7例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分析》、《MLVA和Spoligotyping用于西藏地区21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株水平鉴定和基因分型技术研究进展》、《拉萨市1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分析》
董晓明,工学博士,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电力行业专家,IEEE Member;清华大学博士后,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分析;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横向科研及软件研发项目;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目前为“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等国外期刊,以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方...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