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次
乐陵郑店镇:实现儒学大讲堂“全覆盖” 据了解,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乐陵市郑店镇依托新建和原有的村级服务场所,今年以来共投资3.5万元在全镇建成了111处儒学大讲堂和1处综合性文化站,绘制了儒学文化墙、设置了传统文化展览室和宣传栏,真正实现了儒学讲堂村村有全覆盖。同时,结合包村干部工作制度,把115名包村干部和部分优秀教师纳入儒学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者讲师团,每月组织志愿者到各村儒学讲堂开展志愿活动,既弘扬传统文化,又讲解惠农政策和回答群众关心的农业农村问题,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截止目前,共开课340余场次,服务群众达6500余人次
根据象山渔山考古发掘现场发回的消息,“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号沉船”6月4日正式进入潜水发掘阶段以来,截至6月17日,水下考古工作队共派员潜水工作18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8500分钟,完成纵横基线、水下探方、水上-水下通话扬声系统、水下监控摄像系统、水下照明灯阵等的布设,基本完成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20平方米范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共出水各类文物标本29件,其中青花瓷22件、五彩碗4件、陶缸2件、“康熙通宝”铜钱1枚,并采集出水了部分沉船遗址堆积中各类包含物、船板残件等测试样品,与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合作制定了“小白礁号”沉船遗址沉积物和水体检测分析方案。本次水下考古布设了水上-水下监控指挥系统,并将短基线运用于水下考古实践中,这在国内是首次。 日前,与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同时启动的还有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这是继2010年7月全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宁波后,目前为止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
郑州大学五附院肾病内科成立于1982年,位于1号病房楼12楼,开放病床45张,是集临床、教学、保健及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由住院部、门诊部及血液净化中心组成。肾病内科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医德高尚、团结协作、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专业医疗团队。现有工作人员54人,其中医师14名,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人,护理人员3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15人、护士13人
1月11日,由黄山市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的黄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在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拉开序幕。 市司法局、市法宣办、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律师依托“三下乡”活动平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大餐”送到农民家门口,帮助和引导当地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为我市春节前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当地群众热情高涨
中新网重庆5月15日电 (韩璐)记者从重庆长寿区侨联获悉,近日,长寿区侨联组织侨界政协委员中的医疗卫生人员与长寿区白求恩精神巡回医疗队的专家一道,来到长寿区龙河镇开展送医下乡活动。 医疗专家在龙河镇组成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学科的专家现场义诊组,在街上展开了健康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针对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并提出诊治意见。义诊当天,义诊组共为300余名进来“寻医问药”的村民进行了健康咨询,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200余人次,进行B超检查40余人次
为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服务质量,全面推动公司清廉国企建设走向深入,按照公司党委安排和公司《关于印发2022年度重点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公司于2022年7月14日至15日聘请专业老师分两批在多功能会议室举办了“建设清廉国企、优化营商环境”职工专项培训,培训对象涉及公司窗口服务人员、部分机关科室负责人、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清廉国企建设工作专班人员等多部门、多岗位近170余人次。 培训开班仪式由公司纪委书记史玉军主持,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贾志刚作动员讲话。他强调,举办培训班是加强和改进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和岗位技能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职工的岗位工作质量都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大家要珍视公司给我们搭建的学习平台,沉下心来,深刻理解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潜心学习,争取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为今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打牢基础
【概要描述】为了提高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及健康知识的了解,帮助家属提高家庭护理技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12年6月13日下午,我院医务科联合礼来公司在医院电教室开展了一期“常见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提高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及健康知识的了解,帮助家属提高家庭护理技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12年6月13日下午,我院医务科联合礼来公司在医院电教室开展了一期“常见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由业务副院长徐健主持
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于2016年2月由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第三批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于2018年3月被科技厅评估优秀。 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要针对我国废弃生物质排放量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瞄准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的国家战略需求,以提升生物质资源节约集约水平和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已建长期合作的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多个生物质利用联合实验室、基地为基础,依托“浙江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浙江省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通过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力量的深度合作,开展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攻关。 基地已设立生物质材料化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及生物质纸浆化利用技术等研究方向,通过国际合作交流与技术攻关,培育高水平生物质综合利用领域专业人才,推动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在浙江省的应用,为浙江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永续利用以及全国唯一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2年安吉县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顺利结项,25个项目共计支出115万元,涉及为老服务、残疾人服务、扶贫帮困、社区治理、专业支持等五大领域,开展活动854场次,服务人群65000余人次。 一是致力对焦群众需求。为了防止项目成为“空中楼阁”,安吉县自2021年度起就开始尝试需求“导航”项目的模式,找准社会组织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发力点,2022年度在这种模式上又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为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宪法日”暨第五个“宪法宣传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南阳市桐柏县埠江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落实宪法”活动主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埠江镇党委向相关部门及时转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桐柏县“宪法宣传周”的通知》,对埠江镇迎接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暨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活动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