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
山泉镇桃源村位于老成渝路26公里处是川西坝子水蜜桃发源地,“中国桃花诗村”的所在地;是全国十佳小康村、省级文明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桃花故里的核心景区所在地。是龙泉驿区创建省级生态区打造的重点生态村之一,全村幅员面积6.62平方公里,耕地2227.5亩,15个村民小组,人口2810人,农户861户。近年来,桃源村为了更好的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展开工作,加大交通、文化、环境卫生、饮用水水源等基础建设力度,从2007年到2013年间分别对村内公路沿线50余户农房进行了立面风貌改造,新建了村民健身广场两处、综合文化站1个、桃文化陈列馆1个、生态健身游步道6条(2万余米),多功能广场3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6个、打造景观景点10余处、公共厕所7座(星级厕所2座、生态厕所3座)、日处理污水300吨集中处理站1处以及村内植被恢复工程建设、生态绿化、安全饮用水工程等(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81.3%),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优化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文明整洁有序的新农村形象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16日,安徽省利辛县巩店镇综合文化站在二楼展厅举办“迎新春”书画展。 此次书画展系巩店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活动之一,共展出作品60余幅,一幅幅书画作品赏心悦目,如初春沐风;一幅幅质朴自然,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传统精华与鲜明的赞美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既是对本土书画艺术发展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广大书画爱好者丰富的文化涵养和精神风采的展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无限热爱
基于这一点,我们建设的士服务站和的士文化站的这个逻辑就成立了。我们把这个建起来,目的是帮助你们,让你们成为合格的司机,合格的城市人。当你成为一个合格的城市人以后,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司机,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来享受生活
沿江是广东省西部海岸地级城市,在2020年常住人口有260多万,地区生产总值在1360亿万左右。阳江的生态环境很好,山海兼优,拥有国家级海洋公园海陵岛,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等风景名胜,被授予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多个城市称号。这里经济发展形态一直非常不错,设立有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进程,阳江仪器设备调试行业也也慢慢兴起,有了初步发展
文明风6月5日讯(通讯员 张丽华)为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晋安区新店镇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6月2日上午,由晋安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新店镇综合文化站、新店镇科委、金城投资区等部门在稻田创业小镇联合举办—新店镇2017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为切实做好“三下乡”宣传工作,新店镇党委政府深入一线调研,根据群众需要为他们带去相关知识,措施并举确保把“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6月1日,在杜湖街道农家书屋里,来自杜湖十一中的孩子们正轮番诵读着这首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经典古诗词
本文摘要:12月1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广西文化和旅游贫困地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得知,预计今年全区乡村旅游招待游客大约3.89亿人次,同比快速增长大约26%,大约占到全区招待游客量的46%;乡村旅游消费大约2766亿元,同比快速增长大约34%,大约占到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7%以上。 12月1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广西文化和旅游贫困地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得知,预计今年全区乡村旅游招待游客大约3.89亿人次,同比快速增长大约26%,大约占到全区招待游客量的46%;乡村旅游消费大约2766亿元,同比快速增长大约34%,大约占到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7%以上。2019年,我区全年共计发布命令文化事业经费2.7亿元,用作反对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反对建设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560个,反对15个贫困县提高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反对6个贫困县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反对全区贫困地区免费对外开放图书馆、文化馆(车站)、博物馆
由广州市增城区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主编,增城市和广州市多位知名作家、学者撰写的《增城故事》系列丛书,于2010年11月底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现已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据了解,《增城故事》系列丛书分为《魅力增城》、《人文增城》、《山水增城》和《文化增城》等四部,内容全面翔实而鲜活,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回望充满个性与张力的增城,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增城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 《增城故事》既是为增城留下的一份历史记载,也是一部全面了解增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效,乡村振兴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昌都市通过大力发展“七大种植业”“五大养殖业”,实施了一大批乡村产业,扶持发展农牧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建立了有利于群众增收致富的利益联结机制,并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牧区产业快速发展。在补齐农牧区发展短板的同时,昌都市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抓手,大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突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深入实施农牧民“十大增收”措施,着力提高群众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
新疆民生网(克里木江•莫合买提 黄静)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3日上午,阿克苏市依干其乡依干其村文化大舞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依干其乡各村村民身着节日的盛装来到阿克苏市首届“乡村文化节”依干其乡文艺汇演的活动现场。 文艺汇演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节目,精彩的鼓舞、歌伴舞、双簧、旗袍秀、戏曲、音乐快板、乐器合奏等丰富的节目形式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为依干其乡各族群众送去一道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