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编网读来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近日,网络上一组“八岁小萝莉身着汉服”的照片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在照片中,一名8岁左右的小女孩身穿着传统的汉服、头戴古典发饰,将汉服的飘逸灵动演绎的完美极致。 内容汉服,即汉族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是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1])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2],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
道教文化是一片辽阔弘深的海洋,自中古时期开始,滋养著东亚汉文化圈的灵魂, 许多高道名士,潜入这片宽广之洋,在深渊之中,领略道教的绚丽光彩, 契入生命的至高圆满,引发无限的哲思,抵达想像的极致。 道教思想影响着世代的艺术与文学,呈现多彩夺目的灵通妙用。 道教文化所展现的壮丽与恢弘,是道体法用的印证,也展现著东亚汉文化圈精神文明的精深与博大
贝浩登很荣幸在东京、香港空间为美国的多元艺术家KAWS举办同步个展。KAWS于2000年代初期在东京拓阔了创作层面,也是贝浩登香港空间2012年落成展览的艺术家,此次展览是其重返两地开启的新篇。 作为同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KAWS的丰富创作跨越艺术与设计,作品包括布面绘画、壁画、大型雕塑、街头艺术、平面及产品设计,受众不限于美术馆和画廊访客
高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肇庆市东南部经济板块重要组成部分。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高要县至今,2100多年以来,在西江流域,高要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包括自然山水、古村风貌、生态休闲、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品种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高要深入推进50平方公里生态旅游区建设,着力挖掘具有高要历史文化特色,与肇庆市七星岩景区、鼎湖山景区相互呼应、对接现代旅游的景点,打造“高要半日游”旅游文化圈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1.本物件为吉冈隆三郎作防空双六,为1张彩色海报,海报上画有数十个方框,方框内皆有不同的图案与说明,海报旁边并有印制时间与发行时间,为昭和18年,旁边还有著作者为吉冈隆三郎,发行人为富田喜作,发行所为富田屋,整个物件保存良好,仅有些许泛黄。 2.双陆,又作双六,是汉字文化圈一种传统二人桌上游戏,又有握槊、长行等名称,日文为すごろく是一种在日本很受欢迎的盘上游戯,也是许多孩子们会在新年放假期间会玩的一种游戏,玩家要掷骰子然后在棋盘上走同样的步数,其主题有非常多种的变化,从虚构小说、政治、电影、宗教话题都有。
字元编码: U+1F391 中秋节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约在公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在中国古代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鼎盛,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又值中秋,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盈人、阖家团圆的美好节日,这是一个温馨浪漫、传递友情、互致问候的节日,方圆集团恭祝各界朋友:节日快乐,阖家幸福,花好月圆,一切顺意。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