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事
一部史学论文集,内容涵括从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
一部史学论文集,内容涵括从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台前幕后、因果背景等等。如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何天炯、廖仲恺等人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革命事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孙中山的被迫离任与袁世凯的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这些史实,过去常为史家所掩饰,很少论及
”靖难之役“之后,燕王朱棣篡权夺位成功,建文帝生死未卜
”靖难之役“之后,燕王朱棣篡权夺位成功,建文帝生死未卜,而建文帝之子朱文奎被旧部杨武救出,并几经辗转朱文奎被文昌寺收留。 十年之后,朱文奎在文昌早寺已长成英俊少年,并练成了一身硬功夫,从小聪慧的他更熟读经卷,通晓佛法,深得曾任少林寺住持的大师器重。 杨重一直在计划为建文夺回帝位,假意归顺燕王,暗中招兵买马,召集建文帝旧部起事
许宝铭1882-1963年,字奇松,平湖县乍浦镇人,家贫
许宝铭(1882-1963年),字奇松,平湖县乍浦镇人,家贫,年少入本镇正太布店当学徒。 清末,各地反清浪潮四起,宝铭毅然离店去上海参加同盟会,佐陈英士创办精武学校,任教练,并与上海革命志士李平书、沈缦云、朱少屏、李燮和、王一亭等共谋起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陈英士等发动上海南市商团攻高昌庙制造局,宝铭为该团基本队司令,首攻未成
生于五十年代,先后在厂,矿,学校工作
生于五十年代,先后在厂,矿,学校工作。爱读书,写诗与散文。 简介:疍家人,人称中国的吉普赛人,终身生活在水上,婚丧嫁娶皆以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