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史学论文集,内容涵括从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台前幕后、因果背景等等。如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何天炯、廖仲恺等人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革命事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孙中山的被迫离任与袁世凯的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这些史实,过去常为史家所掩饰,很少论及。

不少是早期的文章,近年来杨先生已经专注蒋介石日记了。

年青时的老杨什么都敢写,现在~

史料非常详实,从章太炎、刘师培与孙中山的关系梳理出同盟会的变化、革命派的前后样貌。后来又梳理了为何是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历史课本只是冰山一角,真实的历史暗涌不息。本书的核心人物是孙中山。

第一章,康梁拉拢袁世凯,准备干了慈禧。 第二章,康梁党人依然准备起事。 第三章,从1901年以来民间一直反俄罗斯,拉拢日本反对俄罗斯。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对于我们来说是正义之师,因为1901年俄罗斯占领了奉天,整个东北。慈禧流亡在西安自顾不暇,李鸿章要求画押同意。民... (展开)

《从帝制走向共和》 1、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前后持续四年。中间,因沙俄侵略形势的变化,斗争的焦点在不同时间里也有所变化,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01年反对沙俄迫订条约霸占奉天的斗争;1903年反对沙俄拖延撤兵的斗争;1903年至1905年反对沙俄重占奉天和在东北与日本... (展开)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展开)

一本充满阅读惊喜的史学经典——读《从帝制走向共和》

文/岸晓风 如果你问我当前哪些学科很热门的话,我多半都会回答你:我选择史学。史学为什么会变成一门显学呢?我想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关注历史,这是一种“刚需”。如果你继续问我:那段时期的历史比较热?> 在豆瓣转让 有3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