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
中新网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敦煌研究院10日发布公告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于5月10日恢复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结合莫高窟开放条件和游览特点,将对莫高窟开放管理方案进一步调整,并于6月20日开始执行。 与此同时,莫高窟洞窟以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美术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场馆将按疫情防控要求有序开放。部分特窟也将恢复开放
MOODBOX 品牌主理人,CNCA 高级定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骑士之家》专家成员,《指尖匠人》公益项目发起者,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委员,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维吾尔族绣,苗绣,盘绣等非遗保护项目合作设计师以及敦煌研究院合作设计师。 MOODBOX 高级定制& 高级成衣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手工传承技艺创新融入高级时装设计,传递中国高级定制& 高级成衣新时代精神,其服装体系融合中韵西裁,创新传承匠心之作,用时装讲述最有温度的手工传承故事,彰显出特立独行的中国高级定制& 高级成衣新风尚。
敦煌莫高窟今年将正式开放“夜场”,4月中旬至5月上旬推出! 3月12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该院今年推出“夜游莫高窟”系列标准产品,即将全网上线。 其通过开发和提供分类化、个性化的高品质研学产品,针对尊崇敦煌文化并希望深度了解石窟艺术、追求体验过程中舒适感的游客提供差异化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提高游客参观体验的满意度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敦煌研究院自1月24日起对其所管辖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暂停开放,并取消了临近开班的研学活动。在战“疫”期间,该院依托“数字敦煌”成果尽开“云游”资源,主动“出访”以文化滋养社会。 继莫高窟恢复开放后,其敦煌石窟群的“姊妹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也将于5月11日起恢复开放,并对游客采取提前申领“健康码”和“限流”开放措施
11月13日下午,PPJ-CLUB特别聘请到了敦煌研究院的向丽君老师,给会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业讲座-《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 向老师讲述了敦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说,介绍了美丽的党河风光,敦煌春秋短暂,夏冬漫长,但却各有景致。向老师将敦煌石窟艺术的窟型、雕塑、壁画等内容进行梳理,按时代顺序向会员们进行分享,古人的智慧让大家不禁赞叹
近日,“十四五”文物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传承,成为与会专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文物是祖先留下的物质财富,也是后人触摸历史、传承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日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引热议,有声音质疑考古专业没“钱途”。她却说“我个人特别喜欢,喜欢就够了。” 在考古领域找到人生使命,在一个冷门专业里活出热情人生,致敬,年轻的女孩钟芳蓉
新华社兰州8月20日消息,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19日在敦煌莫高窟成立,20多个学科的百余名人才将汇聚保护研究中心,对敦煌文物保护领域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攻坚。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由兰州大学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文保中心共建。研究队伍由文物保护、考古、敦煌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等20多个学科的131名人才构成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12日起,敦煌研究院将推出“世界文化遗产之旅”研学游。这项研学游主打“文化牌”,专家讲座常态化入驻,让游客在观光中了解敦煌全域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遗迹。 “世界文化遗产之旅”研学游是“敦煌文化研学之旅”系列文化产品的一部分
5月18日,由武汉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共展出文物近百件,多数文物为首次走出莫高窟。展览还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壁画及彩塑临品、复制洞窟等,展品共计168件(套),全方位立体展示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