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框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 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 戴蒙德的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探讨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地理成因,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
我们总是很斤斤计较地量化著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个事件,孩提时关注分数;工作时计较薪水高低;年轻时在乎磅秤上面的跳动;年纪较长之后还得留意三高的指数。 太多的数字鞭策、诱惑、或激励着我们,所以爬山的时候我们会记得攀岩的高度,但是可能忘记欣赏沿途的花草景物,一昧的追求考试的成绩可能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能捕捉文字的是诗人;能用五彩线条勾勒的是画家;擅长搜集旋律的是音乐家.......,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困难的话,可以认真咀嚼食物中的甘美,静静体会在空气中不同气味带来的感受,可以观察每一双眼睛想要传递的讯息,于是艺术的功能像一面镜子,从镜子中反映了内在的自我,或有惊喜、释放、感动、震撼或者哀伤.........
再回到我觉得华人过去一、两百年的苦痛没有完整系统性的探讨,或许因为遗留下来的历史因素还没有一个句点,卡在中间悬而未决的状态弥漫着,身份的认同、历史故事的角度、我们是谁的故事,都没办法有一个集体共识,因此,任何话题说起来,都充满敏感、刺痛、尖锐、攻击与站队,或许,慢慢地,我们能够透过灵性、家排或萨满的角度,去探索这些敏感与刺痛的过往,找到我们是谁的故事,并疗愈如黑洞般巨大的伤痛。 期望他人和我们一样是种专制的暴政,在地球母亲的教导里,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不论那个生命的型式看起来,在我们的想法里,有多么渺小、恶心或可怕,都是大自然的伟大神圣的作品,每个人也是神圣的,就算我们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做事风格,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意识型态…等,我们都能够跳脱“我”优越感的框框,去看见其他族群美好的部分。 给自己的提醒: 你无法控制别人如何感知你的能量,任何你做的事,说的话,都流经对方的滤镜,他们的滤镜是由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组成的,跟你完全没有关系
今年的deTour对我来说,有点特别,除了以博客身份出席deTour 2014的开幕礼之外,同时也参加了媒传导赏团。以下,就用当日的随影,记录一个又一个只存于片刻的心情。 ▲ “绪舞间”利用机动结构、光线和音乐的节奏来跟人们的情绪对话
书评,摆脱框框,也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再创作。 写新诗如写食评,作家能化身为食家! 写小说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表,但有小说的结局却许胜不许败。 《三只小猪》搬出去住,揭示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 《纳尼亚传奇》的主角穿越时空进入另一个世界,原来作者鲁益师都曾找到这一道门! 畅销小说《 Q 版特工》作者梁科庆 ,天天在图书馆蹓跶,看着一列列的书,如通向不同世界的门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办,为弘扬大运会精神,展现深圳城市风采,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组委会执行局特举办海报设计大赛。大赛作品征集时间不到40天,但是在承办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努力下,在截止日前收到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全国132所高校学生作品1682件,初选180幅入围。 由7位国内著名平面设计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一改传统评审方法,采取先看再评的方式,甩脱预设的框框对作品进行审视,从作品中学习和感受大学生的活力和思维,尽量以专业角度结合青年人的时代感进行评判,看重原创性和大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一轮轮争论和探讨中优中选优
奥林巴斯香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镜头(相等于35mm相机标准14 – 28mm),预计将会在2015年6月正式投入市场。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是一支大光圈的高性能超广角变焦镜头,符合专业摄影师的严格要求。而随着新成员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超广角变焦镜头的加入,Olympus的M.ZUIKO PRO系列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已经涵盖超广角至远摄焦段(相当于35mm相机标准:14-300mm)
演过许多电影又导过许多电影的冯德伦,在拍摄婚纱照时不断强调自己是木头,不太会摆pose,大家都笑了。也许是印象太深,这次请冯德伦拍摄ABOOK杂志的封面时,很直接地就联想到以木头为主题。不仅用木头做元素,更必须是死板板的枯木
毕业两年,接触这份工作,对于工作内容充满热血,可以学习未接触过的事物。 几个月之后,慢慢步上轨道,发现优质网站“惜物网”。 因职务,需面对一山接一山的废弃物,不知该如何处理, 经同事分享,才发现“惜物网”宝地,可以透过惜物网将学校大量废弃物拍卖出去, 不仅可以增加些收入,更可以将物品物尽其用,分享给需要的人
最近打拳,师父不断跟我说,其实唯一要学的,是不要怕被打,不要怕被击倒,有向前的勇气即可。让我想起电影《洛基》系列里面的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你打得有多大力,而是可以被击打得多厉害,但依然能前进。” 训练的内容是高度机密,我就不分享了,但我总结了几日,得出的结论很简单:我,或者说任何人,不能活在舒适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