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
中国戏曲数据库是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戏曲数据库的构建旨在充分开发激活中国戏曲的数字化海量存储、瞬间显示、智能检索等功能,充分网罗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丰厚底蕴。我们欢迎海内外戏曲工作者、研究者的加入,提供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的戏曲资源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拥有或取得拥有版权者授予的数字出版、信息网络传播、互联网发行及获得人物肖像权等相关权利
剧情: 1999年,叶龙主创的以戏曲为主的综艺性栏目《相约花戏楼》,成为安徽卫视首批推出的4档自办节目之一,他担任了该栏目的制片人和总导演。《相约花戏楼》栏目以黄梅戏为主打,兼顾推介其他戏曲品种,将栏目定位在普通人的戏曲欣赏和参与之中。自1999年10月开播以来,《相约花戏楼》创办已有11年,播出了230多期,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邀请100多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成为全国知名的戏曲名栏目,多次获得全国电视优秀栏目“星光奖”、“金鹰奖”、“兰花奖”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9月1日晚,由中共团风县委、团风县人民政府主办,团风县文化和旅游局和青年黄梅戏剧团承办的团风县2020年“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在贾庙乡金鸡坳村正式启动。本次戏曲进乡村活动将在团风县10个乡镇陆续开展,历时2个月,共计60场。 当晚,团风县青年黄梅戏艺术团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大型古装传统黄梅戏《女驸马》,经久的旋律,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和演员们专业的演技,获得了现场观众们如潮水般的掌声
5月20日晚8时,第27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晚会在广州大剧院举行。我省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何云双双摘得梅花奖。其中,韩再芬是时隔15年后,第二次获梅花奖,成为我省省内和全国黄梅戏剧种中首个梅开二度演员.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每两年一评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
9月21日下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姚应水、副校长马波一行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校领导刘会林、张蒙恩全程陪同考察,我校中医药高专毕业校友参加了座谈会。 姚应水一行首先参观了校容校貌,并实地到教学楼、报告厅、实训室、文化长廊等参观
2017年8月9日-13日,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省病理生理学会承办的“2017年第十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第十二次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胜利召开。全国100多所学校、500多名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成都泰盟董事长黄武、公司常务副总及人力资源总监徐国标等一行人与会。8月10日,在会议主会场举行了开幕式,教育部高教司领 2017 年 8 月 9 日-13 日,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省病理生理学会承办的“2017 年第十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第十二次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胜利召开
为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2021年10月20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在源汇校区2号楼北区101教室开展“戏曲进校园,传承在身边”活动,21级药学系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参与活动。 首先,戏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中国戏曲的代表人物、发展历史及文化背景,同时科普了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相关知识。然后老师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天仙配》、《霸王别姬》、《白帝城》等戏曲名段使学生对中国戏曲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最具代表性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 其中京剧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于北京,有“国剧”之称,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我,一个广东人,喜欢黄梅戏,喜欢韩老师,有点搞笑吧。 韩再芬,1968年3月20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
黄梅戏血泪帐本,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