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
印迹分析技术是生物学的许多分支中的支柱技术
印迹分析技术是生物学的许多分支中的支柱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的发展,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在有限的样品中获得有关更多有关细胞信号通路以及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信息,这对传统的印迹分析技术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传统的印迹分析技术的分析通量非常有限,而且操作繁琐,不能满足现代生物医学诊断分析的需求。 微流控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析技术,利用微小的管道和腔室对流体以及被分析物进行处理,具有通量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这些优点刚好能够克服传统印迹分析技术的缺点,所以我们试图将微流控技术和印迹分析技术中进行整合,以期解决传统印迹分析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2999弄10号楼202
从细菌到真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2999弄10号楼202 从细菌到真核单细胞,从真核单细胞到复杂生命,在物种进化的时间长河里,生命体中每一个可能导致物种演变的功能“单位”都值得科学家探究,比如细胞中广泛地存在功能未知的“暗物质”——长非编码RNA。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陈玲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基因组来源相同的长非编码RNA在不同物种细胞内的“坐标”定位和功能都存在显著不同,首次揭示了长非编码RNA物种差异“加工”机制决定功能多样化,为深入理解长非编码RNA的进化及功能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月6日深夜发表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