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华
1943年8月吴仲华参加了清华大学第六届公费留学考试(结果于1944年8月揭晓,吴仲华是22名被录取者之一,与杨振宁同榜,专业是农具制造),1943年11月吴仲华与妻子李敏华启程(编者注:由于当时考试结果未出,吴仲华与校长梅贻琦约定如考试通过则公费,否则自费),由云南出境,经缅甸到印度加尔各答,一起乘船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他们认为中国是农业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当务之急,加上吴仲华在清华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因此他希望就读农业机械化专业。但MIT该专业已不招收研究生,于是吴仲华改学内燃机专业
6月28日下午,经发集团特邀区级机关工委吴仲华委员在集团本部2303会议室举办党务知识专题培训。集团党委委员、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部以及各支部支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培训中,吴委员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讲解了党的组织体系、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和主要任务、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党的组织生活的开展、党建工作的台账建设以及发展党员工作等几个方面内容
日前,江苏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吴仲华班”正式开班。30名本科生和20名研究生将通过校所联合培养方式,进行航空宇航动力专业的学习。 吴仲华是世界著名的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创立者、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奠基人,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 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建所以来,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共获国家级二等和院、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40 余项, 国家级三等和院、部级三等奖50 余项。 贯彻国家和中科院“十四五”规划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征求院机关、用户、学术委员会和职代会的意见,高质量制定了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在全院规划交流评议中获专家一致“好”评
刘斌,男,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湛江海洋大学(现广东海洋大学),硕士师从凌长明教授;博士师从我国著名传热学专家马重芳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太阳能聚光与发电,太阳能热发电中熔融盐传热蓄热系统的设计和熔盐传热蓄热理论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3项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并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熔融盐传热、涡流管制冷、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以及太阳能热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并获得了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颁发的首届“吴仲华奖励基金”优秀研究生奖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3月生。原籍:辽宁省北镇县;出生地:江西省吉安市
徐建中院士讲座通知——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创月系列讲座《一》 徐院士从吴仲华、陈学俊等老一辈科学家建立工程热物理学科出发,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和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及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几代科学家的深厚友谊和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为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建设和工程应用做出贡献。并结合自身团队建设发展,讲述科学研究中所需传承的精神与力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实质与内涵,深刻阐述了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成就。 徐建中院士是江西吉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杰出的工程热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