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
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那就是把偏振X射线应用于荧光分析,这种技术极其成功。 像如今在拍摄高质量图片时偏振滤光片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一样,这种先进的分析技术也成为实验室测定主量、次量和痕量元素不可替代的手段。 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不断发展这一技术,并推出了新一代的仪器—SPECTRO XEPOS台式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
报告人简介: 胡浩丰,1985年7月生,博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委员。2006年获南开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3年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超快激光的又一潜力应用领域! 常规光学器件通过其构成材料的厚度或折射率来实现波前控制。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石英玻璃中进行激光写入可以推动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光学器件,当光波通过不同的参数转换时,可以利用几何相位(GP)偏移,例如偏振。 “自发现激光以来,研究人员已经对强激光辐射与玻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而玻璃是现代光学技术中的关键材料,”该小组成员Peter G. Kazansky说表示:“玻璃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用于激光焊接的高功率激光器到用于光通信的光波导
单个亚微米级颗粒(100-1000 nm)粒径的快速检测,对于颗粒物的质量控制、生物医学研究、环境研究和药物传递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直接检测单个亚微米级颗粒的弹性散射光是测量颗粒尺寸的最简单方法,但是检测仪器灵敏度低以及颗粒散射光强度与粒径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亚微米级颗粒的粒径检测面临巨大挑战。 该研究把纳米流式检测仪的灵敏度和单个纳米颗粒的侧向散射(SSC)检测相结合,首次对实验测量和Mie理论计算的单个亚微米级颗粒的散射光强进行了综合比较
石英玻璃的大部分应用都利用了其光学特性,因为它具有广泛的透明度范围和出色的透光率,范围从紫外到红外区域。石英玻璃不易被紫外线和高能辐射损坏。光可以在功能化光路中以最小的失真穿过石英玻璃
PET保护膜,PET离型膜在当今微电子保护膜、光学保护膜、抗氧化保护膜、巨磁电阻保护膜、高温超导保护膜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业应用中的PET聚酯保护膜,PET离型膜,其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关系到该保护膜材料能否正常工作。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中的各种保护膜,电路集成程度的不断提高,保护膜厚度的任何微小变化,对集成电路的性能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想知道荧光光谱仪的真正用途的看这里! 荧光光谱仪又称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通过荧光光谱仪的检测,可以获得物质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量子产率、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斯托克斯位移、荧光偏振与去偏振特性,以及荧光的淬灭方面的信息。 荧光光谱仪的主要用途: 仪器是较新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具有重现性好,测量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Anker(安克创新)将发布一款音乐眼镜,叫Soundcore Frames,目前主要规格等已经曝光。 整体设计比较大气,并不是游戏取向设计,有10种不同的设计和配色版本可选,可选偏振、蓝光过滤和处方光学镜片,以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用户需求。 和已经发布主打音乐的智能眼镜一样,这款在耳柄靠近鬓角处也放有两个扬声器,一共有四个喇叭,定向传音,佩戴时周边的人不会听到声音
射电天文望远镜,它属于专业的天文台观测使用的天文望远镜,它通过接受星体发出的射电波,然后记录下关键的数据,包括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偏振等,同时还配备有专业的信息处理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观测到普通光学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星体,比如脉冲星、类星体、星际有机分子等等。 望远镜厂运用组成透镜和把曲面改成抛物面能够改进球差
设计了一种六角密排的二维环形纳米腔阵列结构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该结构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探究. 仿真结果表明 在线性偏振光入射时 环形腔内可以形成多重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谐振 谐振波长的个数和大小与环形腔的结构参数相关. 根据透、反射光谱 电场矢量的模式分布及截面电荷密度的分布 谐振波长处形成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 谐振波长处入射光能量大部分在环形腔内损耗 此时反射率为极小值 环形腔内的电场增强效应为极大值(光强增强可达1065倍). 谐振波长与环形腔的结构参数(狭缝内径、狭缝外径、膜厚、环境介质折射率、金属的材质)相关 通过调节结构参数 谐振波长在3502000 nm范围内可调. 通过对比相同结构参数的单个环形腔和环形腔阵列的仿真结果 周期排布对环形腔内的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峰位置影响不明显. 该结构反射光谱对入射光电矢量偏振方向不敏感. 谐振波长的可调控性对于表面拉曼增强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具有指导性意义 且应用于折射率传感器时灵敏度可达1850 nm/RIU.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引用本文: 1.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摘要: 设计了一种六角密排的二维环形纳米腔阵列结构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该结构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探究. 仿真结果表明 在线性偏振光入射时 环形腔内可以形成多重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谐振 谐振波长的个数和大小与环形腔的结构参数相关. 根据透、反射光谱 电场矢量的模式分布及截面电荷密度的分布 谐振波长处形成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 谐振波长处入射光能量大部分在环形腔内损耗 此时反射率为极小值 环形腔内的电场增强效应为极大值(光强增强可达1065倍). 谐振波长与环形腔的结构参数(狭缝内径、狭缝外径、膜厚、环境介质折射率、金属的材质)相关 通过调节结构参数 谐振波长在3502000 nm范围内可调. 通过对比相同结构参数的单个环形腔和环形腔阵列的仿真结果 周期排布对环形腔内的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峰位置影响不明显. 该结构反射光谱对入射光电矢量偏振方向不敏感. 谐振波长的可调控性对于表面拉曼增强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具有指导性意义 且应用于折射率传感器时灵敏度可达1850 nm/R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