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2001年,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014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现已形成专科生、专升本、本科生、国际留学生四类专业人才培养形式,积累了包括省级精品课程群、省级教改课题、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专业教材等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系列教育资源,实现了“部分核心课程双语化,辐射专业群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成为在山东省有一定影响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着眼于山东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需要,基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满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贸易环境分析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国际商务管理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B体育1、一般贸易,是与 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 2、补偿贸易,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主考院校: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湘南学院,长沙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选考课不得少于3门、学分不得低于26学分
10月24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主办,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枞阳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年“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戏曲演出活动于我院隆重举行。一批优秀戏曲演员为现场1000余名师生献上了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 出席此次活动的有党委副书记钱清、副院长方润生、副院长王国勤、院长助理冯云、学生处副处长周云、团委副书记梅学娇、团委老师马诚诚及各系部党总支书记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为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财经类民办普通高职院校。 学校创办以来,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使命,形成了具有"涉外"特色的办学模式
国家外汇局28日称,在今年2月至10月底展开的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中,共查实各类外汇违规案件197起,累计涉案金额73.4亿美元,并对已做出处罚的9家银行分支机构的外汇业务违规案例进行了通报。 为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严厉打击“热钱”,从2010年2月份开始,外汇局在部分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组织开展了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截至2010年10月底,已立案和处罚违规案件178起
●招收对象:职高对口考生,普高考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业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法、税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技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企业审计、会计电算化、手工会计分岗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综合实训、企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江汉大学成教 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 就业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外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岗位。
【导读】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一年只有一次,一般是在每年的八月和九月份,考试时间是10月份第四个周末,大家在报名成人高考前一定要对招生院校有所了解,那么,2020年湖南成人高考学校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经管类名校:湖南商学院、湖南涉外经济贸易学院; 4、综合类排名前十的有:湘潭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大学。 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以上学校排名不分前后
高金定,男,1981年生,湖南桃江人,工学博士,博士后,电子学教授,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物联网学会理事,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专业学位兼职硕士生导师,中文核心期刊《电测与仪表》、《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杂志审稿专家,《数字电子技术》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现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务处处长兼学校实验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FPGA实现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等省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参与其它省级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在《地球物理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CSCD收录1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出版教材6部,荣获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