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本文摘要:为了让学生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理解并承传中华民族的杰出文化,11月14日,一场戏曲文化盛宴在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拉开帷幕,全校师生观赏了豫西调曲剧团艺术老师们的精彩演出。 活动现场,为了协助师生更佳地理解戏曲科学知识及演出形式,艺术家老师们为师入一一介绍生、旦、清净、末、小人各角色的代表人物、衣着名称、性格特点等专业的戏曲科学知识,并现场合唱了《花木兰》、《包青天》、《七品芝麻官》、《小二黑成婚》等经典曲目,艺术家们高超的演技、字正腔圆的唱功,不时深得师生们冷淡的掌声。 为了让学生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理解并承传中华民族的杰出文化,11月14日,一场戏曲文化盛宴在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拉开帷幕,全校师生观赏了豫西调曲剧团艺术老师们的精彩演出
2022年4月21日晚6点艺术类展厅,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吴则斌负责的服装编导与展示课程迎来了结课展演活动。公共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溯源逐梦》是22届服装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展示,其中有摩登公社的学生参加了展演活动
由王式廓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和今日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重聚·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回顾活动”于3月3日在今日美术馆举办。我校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著名艺术家、王式廓基金会理事谭平,批评家、评论人舒可文,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以及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往届获奖艺术学子及入围艺术家等出席此次活动。此次回顾活动由今日美术馆副馆长刘树慧主持
市美术馆举办“纪念吕凤子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暨赴渝办学八十周年图片及书画展” 核心提示: 10月24日~28日,由丹阳市美术馆、丹阳市吕凤子学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纪念吕凤子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暨赴渝办学八十周年图片及书画展”在市美术馆一楼开展。 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苏丹美)为弘扬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艺术成就和无私办学的奉献精神,10月24日~28日,由丹阳市美术馆、丹阳市吕凤子学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纪念吕凤子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暨赴渝办学八十周年图片及书画展”在市美术馆一楼开展。 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等形式详细介绍了吕凤子先生在国画创作、书法篆刻、画论、诗词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吕凤子先生三办正则的曲折动人的事迹
走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婀娜多姿的垂柳随风轻舞,各式各样的花朵争奇斗艳。在书画频道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仰山论坛中,特邀主持人张晓凌与艺术家杨晓阳、杨力舟、王迎春、张立柱、刘山花就一代宗师刘文西的人生与艺术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他们对刘文西一生的艺术追求、创作理念、美育思想等进行分析,立体化呈现了刘文西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刘文西是一位平凡的艺术家,其在艺术思想、创作方向、艺术品格、教学方式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极为不平凡
不少人想知道浙江学前教育自考科目有哪些?伴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目前教育市场急需教育专业人才,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更是受到市场的欢迎和喜爱。所以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要抓住机会提高学历。以下小系列为考生整理了学前教育自考科目最新列表,供考生参考
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课题。长期以来,在相关部门、团体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文化艺术界人士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除提出总体要求外,特别强调了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的要点,其中就包括美术产业赋能方面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9月9日,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戏剧学院创排的原创话剧《清清涟漪》首演。该话剧通过艺术再创造的方式,表现了中学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对语文教学的探索、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对教学改革的投入和对教师培养的身体力行。 剧中的主人公连老师从青年时代铭记“一切为了民族”的校训开始,就种下了一颗爱国家、爱民族的赤子之心,始终坚信“教育改变人、改变民族、改变国家的力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高毅哲)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举办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部署做好展演活动。 《通知》指出,本届展演活动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胸怀家园、奋力筑梦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报国之志。 《通知》明确,展演活动分为高校开展活动、省级集中展演和全国现场展演三个阶段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厦门大学)在中期检查中获批“优秀”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4日 访问次数: 近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通报了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期检查结果,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厦门大学)检查结果为“优秀”。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新时代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语言文字咨政研究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工作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重要平台。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申报工作,我校成为首批入选高校之一,基地主要挂靠中国语言文学系,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也是合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