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
王明华,LD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2002届毕业生。供职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会员,音乐文化学者,发表文章有《简约音乐的文化寓意》(发表于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2008年第六期)、《意大利歌剧史上的乔瓦尼·西蒙·迈尔》(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 第二期)、《多维视野下的门德尔松: 信仰、身份、接受、复兴》(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一期)、《音乐批评的价值——基于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两篇批评文章所引发的思考》(发表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四期)、《论标题音乐的美》(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四期)等。目前致力于西方音乐史学与美学领域的探索
挪威国民乐派作曲家葛利格,15岁即前往门德尔松所创立的莱比锡音乐学院留学。回国后在哥本哈根组织协会,开始提倡北欧民族音乐,抗拒德国等欧洲形式主控的音乐潮流。成立娜威音乐学院,开挪威音乐会,以斯堪的那维亚的精神来作曲
挪威国民乐派作曲家葛利格,15岁即前往门德尔松所创立的莱比锡音乐学院留学。回国后在哥本哈根组织协会,开始提倡北欧民族音乐,抗拒德国等欧洲形式主控的音乐潮流。成立娜威音乐学院,开挪威音乐会,以斯堪的那维亚的精神来作曲
拉赫曼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品十九第三乐章》 苏克《“热情”选自四首钢琴与小提琴的小品,作品17第二号》 波佩《往昔美好的日子,作品六十四第一号》 挪威国民乐派作曲家葛利格,15岁即前往门德尔松所创立的莱比锡音乐学院留学。回国后在哥本哈根组织协会,开始提倡北欧民族音乐,抗拒德国等欧洲形式主控的音乐潮流。成立娜威音乐学院,开挪威音乐会,以斯堪的那维亚的精神来作曲
回望19世纪下半叶,整个西方音乐史都被浪漫主义盘踞。从门德尔松、舒伯特到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再到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德奥音乐的发展几乎可以组成谱系。如果我们将瓦格纳、布鲁克纳两位作曲家放在一起并作为话题的中心来谈论交响乐,听起来颇有“奢华”质感
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德语:Sigismond Thalberg,1812年1月8日-1871年4月27日),瑞士钢琴家,作曲家。 塔尔贝格出生在日内瓦附近的一个小镇,终其一生,他并未提起过自己的父母是谁。后人经研究一般认为他是一位大公和一位女男爵的私生子
舞剧《仲夏夜之梦》根据莎士比亚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名经典改编而来,由备受赞誉的编舞艺术家利亚姆·斯卡利特担纲编舞。在门德尔松的美妙音乐中,斯卡利特诙谐风趣的编排赋予这部魔幻、幽默的不朽经典以生命力,将这个关于爱、嫉妒和身份错位的故事娓娓道来。“轻快而幽默的冒险之旅令观众目不转睛
厦门爱乐乐团成立于1998年,是在厦门市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大力扶持下实行艺术总监负责制的职业交响乐团。现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是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副总监兼任指挥是青年指挥家廖原。 乐团现有演奏人员60多人,汇集了国内各路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