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50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通过《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中国科学报》2019-05-30) 本报讯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了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的现场审核,获得体系认证证书,成为我国第一家通过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科研机构。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0-2016)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起草,于2017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从2018年开始,中科院正式启动《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大连化物所作为第一批贯标单位,制定了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编制了知识产权管理手册和体系文件
11月30日,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签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认证符合《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国家标准,认证范围覆盖西北研究院全部学科领域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 西北研究院深入贯彻中国科学院相关工作指示精神,积极主动开展《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
11月25日,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依据《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0-2016)对青海盐湖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监督审核。吴志坚所长、王永晏书记及受审核管理、支撑、科研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首末次会。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33250-2016)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起草,于2017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12月2日,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签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认证符合《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国家标准,认证范围覆盖上海硅酸盐所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纳米材料、生物材料表面与界面、生物复合材料、固态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燃料电池材料与系统、绿色光电转换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上海硅酸盐所是上海地区首家通过《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科研机构。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是一套定制的管理体系,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服务于科技创新
日前,根据各州(地、市)今年初中毕业生规模,青海省教育厅将今年33250人的中等职业教育招收任务向全省中职学校展开了分解成发布命令。 本文摘要:日前,根据各州(地、市)今年初中毕业生规模,青海省教育厅将今年33250人的中等职业教育招收任务向全省中职学校展开了分解成发布命令。 日前,根据各州(地、市)今年初中毕业生规模,青海省教育厅将今年33250人的中等职业教育招收任务向全省中职学校展开了分解成发布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