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者
捐款者可获发电子捐款收据,作申请扣减税项之用(同一课税年度捐款总额须不少于 HK$100)。 香港青年协会(青协)非常重视个人隐私,并确保辖下之服务于任何情况下收集、使用、储存、转移及查阅个人资料之程序均符合香港的《个人资料(隐私)条例》的要求。 您有权要求查阅和改正所提供的个人资料及索取有关资料的复本
新华社长春4月17日电(记者李双溪)吉林省白城市贫困学生小辉日前收到爱心人士送到家里的3000多元资助金。帮助他的是白城市建立起来的一个全市范围的公益平台——“日行一善”。 2016年6月,由白城市下辖的洮南市委担保,民间公益组织建立起7个公益微信群及统一的管理平台
填妥授权书后请拨打服务专线0800-88-1313有专人为您服务,或传真至(02)2995-9413。 每月固定捐款如需更改或取消授权内容,请拨打服务专线0800-88-1313,申请变更。 感谢您对玉山志工基金会的支持与爱护,依据财团法人法第25条规定,除捐款者事先以书面表示反对外,本会需主动公开前一年度捐赠者姓名及金额,如不同意,请以E-MAIL(volunteer@email.esunbank.com.tw)或传真 (02)8712-8613回复您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字号或捐款人编号,未回复者将视为同意,感谢您的配合,谢谢
顾秀莲,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婷,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会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和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穆华伟,二级巡视员,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幸福工作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姚颖,中央机关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副主任王飞,中国人口报社副社长,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家平,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赵本智等出席纪念活动。 25周年感恩活动"共分四章:"幸运之地"、"富之万家"、"工利社会小米"和"成彭万里",从幸福项目组织者、幸福项目的受助母亲、基层工作者和捐款者的角度,分享了25年来幸福工程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成果,展望了未来。 赵本之秘书长在活动上致辞说,作为国内首个以贫困母亲为对象的公益项目,幸福工程20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的支持,通过"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运作模式,变"输血"救助为"造血"帮助,注重自愿自立
2019年新年第一天,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和往年一样,在新安旅行团小好汉剧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送温暖、献爱心”大型慈善现场捐赠活动。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这是该区连续第12年坚持开展元旦“慈善一日捐”活动,12年总计募集善款1.4亿元,先后投放9671万元,实施慈善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老、助孤等救助活动。 淮安区委区政府从脱贫攻坚的政治高度出发,把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当作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来抓
香港儿童探索博物馆以“ 期间限定博物馆”的形式回归啦! 感谢场地赞助者 D·PARK 愉景新城,“香港儿童探索期间限定博物馆”期望在新探索馆落成前,用游玩联系家庭,学校及社区,为儿童带来更有效的愉快学习体验。 由于场地限制,香港儿童探索期间限定博物馆仅提供限量门票供公众预购入场。全数的门票收益和捐款将用于支持香港儿童探索博物馆的运营及未来永久馆址发展之用
纪录片募款“掏空社会的爱心” 我们都很熟悉一个名词~“掏空”。在我们的社会,有很多企业集团掏空人民资产的模式。其中最多的掏空方式就是利用集团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掏空了公司资产,坑杀了散户投资
▲克里斯伊凡(右)找《复仇者联盟》6元老一起视讯。(图/克里斯伊凡IG) 因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影响,列奥那多狄卡皮欧在4月份发起“#AllinChallenge”活动,呼吁大家捐款,帮助那些缺乏物资的家庭,避免他们挨饿,近日这个活动仍不断扩大中,艺人点名艺人的传播率甚高,连他们开出捐款的附带条件,都相当吸引人。其中“美国队长”克里斯伊凡更登高一呼,要求《复仇者联盟》6元老大集合
根据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的“移动支付消费者调查”显示,61.5%的移动支付已使用者,不仅对整体消费经验感到满意,同时也有71.1%已使用者表示,未来将持续使用移动支付。虽然国人普遍习惯用现金、信用卡消费,不过资策会MIC调查发现,相较现金或实体卡,56.9%使用者同意将移动支付作为主要付款工具,只有9.9%表示不同意。 对于非营利为导向的事工,建立良好健全的财务来源更是重要的工作,而与捐款者之间关系建立的第一步,就是提供简便好用的捐款管道,所以我们推荐您开始把有支援智能手机/PC跨屏的线上捐款功能列为一个发展的重点,目前本公司也提供这样的服务,参考案例:
社团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协会成立于民国92年7月,在台北市,是继民国七十年代成立的台北市康复之友协会、和民国八十年代成立的台北市心理复健家属联合协会之后,第三个以重大精神疾病族群(分裂症.躁郁症.重郁症)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精神公益组织。 心生活协会的发起人,全部都是市井小民,这群精神疾病的患者与家属(包括重症及官能症),没有显赫的背景、不是达官显贵、不是社会名流、也不是知名的医界专业人士;我们以自助助人的热诚成立了这个协会,除了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之外,原本也无所求。 我们发现,家属们在陪伴患者及处理疾病问题经年累月的体验中,空有理想、理念,却无法传达到服务体系,同时成立一个组织开门七件事样样都要钱;所以为了有机会可以进入政府及服务提供者的场域表达心声,同时也是为了筹措会务费用,首任理事长金小姐开始尝试撰写政府服务案的计划书,递件申请各类补助款,依照补助来源的要求,逐年安排提供直接性(个案服务)及间接性(活动与课程等)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