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载荷
纳米生物共轭技术为治疗神经胶质瘤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希望。 神经胶质瘤是最致命的癌症类型,并且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如今,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多功能的纳米生物共轭技术,从而具有了运送反义寡核苷酸(AONs)穿越血脑屏障(BBB)和血脑肿瘤屏障(BTB)的能力,并将其有效载荷瞄准了肿瘤,这是为了受体调节的细胞摄取,胞内体逃逸并释放进入细胞质
央视新闻8月20日消息,今天,国家航天局表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全面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高分七号卫星于2019年11月3日成功发射,卫星搭载了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突破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
在起重机等起重设备中,回转支承在起落架和机器上部结构之间形成连接。这些轴承允许起重机旋转 360 度,同时支持从推力和径向运动到倾斜的其他各种运动要求。回转支承的开放式设计允许液压系统和其他控制部件穿过回转支承,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想要让您的产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轻便和更坚固吗? 采用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等更薄及更高强度的冷成型结构钢,由于易于折弯、冷成型和表面处理,您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将材料厚度降到最低,可使焊接工作和填充材料实现额外节省。 例如,更轻、更长和更坚固的起重机减少了运动的需求,同时增加有效载荷和效率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1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该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6月11日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据巴西科技部网站报道,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7月21日在圣保罗州圣·卡洛斯市举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多光谱照相机MUX的交付仪式。该照相机由巴西圣洛斯电子光学公司承建,将作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3号和4号的有效载荷,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进行发射。 巴西科技部部长塞尔西奥·雷森德参加了交付仪式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缩写:DAMPE)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DAMPE是一个空间望远镜,有效载荷质量1410公斤,它可以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它由一个塑料闪烁探测器、硅微条、钨板、电磁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组成
SpaceX在10月18日(当地时间)为Starlink发射了另外60颗卫星,这是一项卫星互联网计划。因此,所有835颗Starlink卫星均已发射。 发射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第一阶段的助推器被回收,但是保护有效载荷的两个简化模块的回收成功了一半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今天获悉,中国首个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已经成功获得了首批观测资料,这是首套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高新技术,中国从太空获得的高分辨率光谱图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入轨道,经过平台测试和负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测试,1月12日成功接通载荷,并转移到在轨观测任务并获得了第一批观测资料,其中包括采集碳球卫星高光谱二氧化碳监测仪,第一套大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吸收光谱表面处理产生的。 初步结果表明,碳,卫星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我国具有大气痕量气体检测超高频卫星技术的能力。中国科学院微卫星研究所研究员尹竹山对“中国科学报”负责人说
商业火箭发射成功是真的?为什么要发射商业火箭? 9月5日13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SQX-1Z)商业亚轨道火箭。 昨日13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星际荣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代号为双曲线1Z的固体亚轨道探空火箭。这是我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完成发射任务,也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搭载商业卫星进行发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