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日
日食一般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但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如果在朔日,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就能发生日食
2018年元旦是2018年1月1日星期一 (丁酉年(鸡年)冬月十五)。 节日放假时间: 2018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2018年1月1日(星期一)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春节,即农历新年,华夏传统历法农历的元旦,是中国与世界各地汉族社会过的传统新年,又称岁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过年、度岁、庆新春、庆新岁,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从明代开始,农历新年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之后才正式结束活动,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
这次日食已经结束(更新) 1813年7月27日日食为一次在协调世界时1813年7月27日出现的日全食。该次日食食分为1.0341,食甚维持3分27秒[1]。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
2018年元旦是2018年1月1日星期一 (丁酉年(鸡年)冬月十五)。 节日放假时间: 2018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2018年1月1日(星期一)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年是天文学,过年是社会学:我们的新年为何与立春很近? 古人巧妙地规定:雨水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度那天)所在月份为正月,这就保证了大寒必定在上个月(腊月)。而新年正月初一必然夹在大寒和雨水之间,也就必然接近立春——所以我们会发现,立春有时候在过年前,有时候在过年后,但总是挨着过年。这也就是“正月中,天一生水” “银河系第三旋臂边缘的一颗蓝色行星上的碳基生物,正在庆祝他们居住的行星在该恒星系里又完成了一次公转
去年除夕二十九,今年除夕三十,是咋回事? 新华社天津1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农历新年将至,不少人发现去年的除夕是腊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腊月三十。年三十为啥时有时无?是否有规律可循?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定义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朔望月,在天体测量学中,是指月球连续两次合朔的时间间隔。因为摄动的关系,朔望月的长度大约在29.27至29.83天之间变动著,长期的平均长度是29.530588天(29天12小时44分2.8秒),或大约是29.5天。由于月相的变化易于观察,所以阴历历法以其的平均长度作为一个朔望月
本文摘要:近日来,一条消息2012年12月21日有日食天象,预计将有灾难再次发生。在坊间流传,令其很多人不知所措。 回应,天文专家回应,12月21日会有日食天象再次发生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也称为“履端”,即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 人日:正月初七,也称“人庆日”“人胜节”或“七元日”。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