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3935.1-83)中对“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和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span>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第二号指南(第四版)对“标准”的重新定义是:“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它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在2000年发布的GB/T1.1-2000中将“标准”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秩序,对活动或共同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效益为目的)?!根据WTO的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标准是自愿性的,而法规或合同是强制性的,标准的内容只有通过法规或合同的引用才能强制执行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黎子琦 通讯员 韦晓燕 王维红):2月3日上午,广西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经救治后,恢复良好,符合出院标准。这是梧州市第二例出院的确诊患者,也是广西的第三例出院的确诊患者。 陈某某,女,21岁,因“咳嗽6天,气促1天”于1月26日在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接受抗病毒及中医辨证等治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本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与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特别是站在中国的角度,对世界各个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纷争与较量进行了全面的立体化描述,本书共分十个章节:认识国际关系,世界经济格局与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文化格局与文化多样性,美国的经济、政治及中美关系,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日本的经济、政治及中日关系,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中俄关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作用。 第四版的内容主要针对第十章“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作用”进行了增补,对十八大之后中国进入新时期与靠前政治经济的新变化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最新国际形势对各章做了相应的修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2月4日,省林业中心医院院感科牵头,通过现场、微信网络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培训。 为全面提升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发热病人的规范管理水平。针对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试行第四版)的区别,医务部部长郭伟全现场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重点讲解了流行病学、治疗、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本书凝聚主编和多位骨干教师多年来丰富的教学经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采用全新授课理念打造。教材按照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顺序组织章节,有详有略,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时间上,打通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不必要的隔阂,使其前后融为一体;在空间上,以内地文学为主体;在体例上,史论与作品相结合,并增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插文,使教材更为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