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
收入是民生之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促进内需和消费。 进入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28个地区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至少已有28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地区数量已大大超过去年
各设区市科技局、财政局、统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财政金融局,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8〕19 号)和《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服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按照《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实施细则(2020-2022)>的通知》(闽科资〔2020〕1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要求,现启动2021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和2022年度预补助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区冲突导致风险挑战增多,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速回落,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外贸面临新的挑战。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协调财政部、发展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及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涉及财政金融、生产供应、消费投资、能源安全、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政策涉及面广、力度大、精度高,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据中国新闻网今后6年内,北京将全力打造“冰球名片”,不断提升竞技冰雪运动水平;新建多个冰雪场地设施,建设1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2年冰雪体育产业收入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规模达到800万人。 7日,北京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及7项配套规划。该“1+7”文件是中国内地首次以地方政府名义出台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详细描绘出2022年北京冰雪体育产业的蓝图
为落实好中省市系列稳经济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按照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接续措施的实施意见》要求,大荔县发改局制定了《大荔县关于贯彻落实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持续抓好财政金融政策落实落细、综合施策提振有效需求、全力以赴稳市场主体保民生等4大块19项具体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坚决落实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效应的要求。
来源: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时间:2023.03.17 3月16日下午,宏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省农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先锋带队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参观学习,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赵洪松、副总编辑张晓峰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服务乡村振兴的宣传进行交流座谈。省农担公司党委副书记肖中华参加座谈。 在张晓峰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吴先锋一行参观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史馆、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编辑部、全媒体演播室等地,详细了解了报社媒体融合发展历程、全媒体运营及发展情况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召开部分省市发展改革部门座谈会调研2023年一季度财政金融形势 ·关于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因疫情原因休市的通知 ·关于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休市一天的公告 ·百年华诞,丰华正茂——中共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中共辽宁信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活动会 ·关于召开“第五届国际镁质耐火材料供需形势分析暨镁质耐火材料供需对接会”的通知 2022年,中国粗钢压减任务完成;2023年,粗钢减产或继续。 2023年1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布重点钢铁企业生产数据。去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8.15亿吨,同比下降2.07%,粗钢累计日产223.41万吨
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2018)》蓝皮书在北京发布。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2017年福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第8位。 福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上看,2017年福建省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7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与2016年相比,排位上升了1位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0年)》,明确到2020年,形成技术先进、共享开放、应用广泛、产业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大数据及其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 《规划》围绕建设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丝绸之路数据港、数据政府先试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提出优化大数据发展空间布局、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大数据与产业融合应用、完善大数据发展支撑体系等10项工作任务,实施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丝绸之路”数据港建设工程、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规划》同时提出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推进国际国内合作等保障措施
为进一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使我省真正成为“中国建造”的标杆省份,根据省委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浙江建筑业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近年来,我省建筑业“走出去”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外向度一直保持在50%以上。在境外工程承包方面, 2018年我省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73.9亿美元,居全国第5位,在“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完成工程营业额29.2亿美元,占境外工程营业额的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