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ology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22日(周四)14:30—16:30 哈达,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及克雷顿大学从事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起在内蒙古大学工作。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2项)及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12个科研项目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患病机体器官、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变化)和转归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运用病理学方法,研究疾病过程,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此页面最后编辑于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13:46
校新闻中心讯 11月21日晚,安徽医科大学王华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国自然申报注意事项--从申报者和评审专家的角度》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李三强教授主持。 王华教授结合自己的申报经历,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作用切入,基于如何能够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项目申报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林啸,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本硕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于荷兰Wageningen大学植物育种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英国The Sainsbury Laboratory研究所Jonathan Jones团队。研究方向为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的挖掘及抗病机理的研究,以野生茄科植物光果龙葵(Solanum americanum)为模式,利用基因组学、遗传学、效应子组学等技术发掘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以及致病疫霉的无毒基因,并研究其抗性机理。近五年在国际期刊或预印本上发表论文10篇,包括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Plants The EMBO Journal Molecular Plant New Phytologist MBio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等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22日(周四)14:30—16:30 哈达,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及克雷顿大学从事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起在内蒙古大学工作。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2项)及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12个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致力于病虫害成灾机制、植物抗性机理、病虫害生物防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研究。主要包括:1. 经济作物植物保护;2. 微生物菌落生态学;3.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团队简介: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人
太平洋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的著名私立大学,学校成立于1851年,是美国加州最早获得认可执照的大学。学校一开始的名字叫做加州卫斯练学院(California Wesleyan College),1911年改名为太平洋学院(College of the Pacific )。 在1962年和旧金山医学院(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合并,并且有了现在的名字
据美通社2020年5月25日于新加坡报道:新加坡医疗科技公司HistoIndex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病理平台建立已久,可作为全球临床指南中评估、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辅助工具。在最新一期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将该数字病理平台用于对肝活检非染色组织进行肝脏形态学特 据美通社2020年5月25日于新加坡报道:新加坡医疗科技公司HistoIndex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病理平台建立已久,可作为全球临床指南中评估、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辅助工具。在最新一期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将该数字病理平台用于对肝活检非染色组织进行肝脏形态学特征的自 祝贺!筹图科技和药明康德首次直播合作,取得圆满成功! 截至目前,欧美日等规范性药品市场尚未批准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治疗的新药,NASH新药的研发任重而道远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22日(周四)14:30—16:30 哈达,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及克雷顿大学从事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起在内蒙古大学工作。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2项)及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12个科研项目
讲座名称:《作物抗病性与病害绿色防控》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2日15:00 康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带头人之一。现任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专题主编,《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中国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报》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小麦重大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Stripe Rust》等著作教材1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