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
根据中国地震局机关服务中心2020年公开招聘人员需求信息公告,现将通过机关服务中心面试资格审核的人员名单及面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加面试的人员在2020年9月7日上午8:00到中国地震局机关服务中心337会议室办理资格复审,逾期不参加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 (二)面试资格复审时,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2.面试人员报名表中涉及的证书原件。 凡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或者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面试资格或录用资格
日前,中国地震局局属5个研究所依据2019年联合制定的《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已完成联合专项的立项。该专项凝练5个科研方向28个科学问题。 地球物理研究所针对指南“川滇地区介质模型和产品研究”和“地震科学实验场监测数据的人工智能处理和数据服务”等方向设置了项目9项,资助资金392.33万元;地质研究所针对指南 “青藏高原东南缘挤压隆升区深浅构造变形、大地震发生机制及其灾害效应”等方向设置了项目6项,资助资金587.62万元;****研究所针对指南“公共应力应变模型”和“实验场断层精细结构研究”等方向设置了项目4项,资助资金247.87万元;地壳应力研究所针对指南“川滇地区应力应变特征”和“地震发生破裂及传播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等方向设置了项目4项,资助资金310万元;工程力学研究所针对指南“区域场地模型建立与地震动区划”和“典型房屋的抗震加固技术和方法”等方向设置了项目4项,资助资金225万元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郄建荣针对有媒体报道称,5·12地震的错动“使当地地壳抬升九米,喜玛拉雅山长高好几米”,国家测绘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维森今日在该局与国家地震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他透露,汶川地震对灾区地形造成较大影响,灾区以外地区地形变化不大。 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地震波及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域,而且震感明显
发布时间:2023-02-20信息来源:武汉所两办作者:范超男浏览次数: 2月16日,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专题讲座第十讲于学术报告厅开讲。李恒正高级工程师以《地震动工程特性》为题进行授课。 李恒,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北省地震局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地震工程和岩土工程方面的生产和科研工作
当下国内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灾害,已给多地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影响。针对如何应对连番的强降雨车轮战,国家已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不少从事气象研究及在强降雨灾方面有多年研究的人员,也针对连日来的强降雨灾进行了研究
2023考研备考已经开始,对于考研时间一直都是很多考研人关注的焦点。考研小编整理了“202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生考试时间”,以便大家在此期间做好考研复习安排。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预计 2022年12月24日-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专家解读: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还有余震? 原标题:释新闻|专家解读: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还有余震? 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古冶区发生(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同日,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称,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为何44年前一场7.8级的大地震,至今还会产生余震?12日下午,中国地震局一名地震专家告诉澎湃新闻,根据余震判断依据,古冶区位于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带上,且震级小于当年主震震级,因此,这次5.1级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较强的远期余震”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1998年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以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为依托单位在武汉组建。 “中心”紧紧围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目标,根据依托单位的技术优势,注重在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及相关战略产业发展中开展技术服务及发挥核心行业引领作用,按照国家发展需要所规划的研发方向积极开展相关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工作。 “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导航定位领域提出的战略目标,瞄准国家重大专项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建设与应用中的战略需求,发挥“中心”长期的研究积累和创新优势,解决系统建设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成为国家重大专项中有关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撑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改造提升传统和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积极参与国家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战略规划,积极参加国家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战略联盟的构建,共同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从芯片、终端、软件平台到装备体系的相关产业链,成为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中具有政、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模式的技术研发基地;瞄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和其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城市空间信息基准建立、地球空间信息快速获取,监测环境变化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设中大力开展卫星导航的应用示范和技术推广,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引领与应用示范基地;“中心”在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优势,为国内外相关行业输送了不同层次、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大量高素质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卫星导航领域人才培养基地
6月28日-6月29日,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燕郊召开,研讨会由我校应急管理学院和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共同承办。应急管理部人事司、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安全智慧学习工场协同创新中心相关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央党校等20余所高校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150多人参加会议。 校长姚运生教授致欢迎辞,华北科技学院副校长汪永高教授致闭幕词,会议由副校长任云生教授主持
中新网成都6月12日电 (杨予𬱖)6月12日18时0分,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0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消息称,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并提前发出预警。 震中附近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电视收到预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供图) 据悉,中国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中心给德宏州提前24秒预警,提前120秒给昆明市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