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乙二醇是怎么制作的吗,下面,就和吉林乙二醇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乙二醇的制作方法有这些: 甲醛羰化法合成气合成甲醇并进而制取甲醛再由甲醛为原料开展合成乙二醇。 还有就是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这是工业制法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由环氧乙烷和水在特定的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
甲烷: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气、沼气、煤矿坑井气之中,是优质气体燃料,也是制造合成气和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从分子的层面上来说,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加活跃的温室气体,但它在大气中数量较少
日前,中国化学所属东华科技(002140)与安徽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安徽庐江签约年产12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一期工程年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工程设计合同,并举行了项目首次设计协调会。 据悉,年产120万吨乙二醇项目落户庐江县龙桥工业园区,总投资114亿元,占地约1800亩,分两期建设。项目采用东华科技与高化学联合体的SEG技术,并在关键设备上有所优化创新
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获奖名单,济宁阳耀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北油工程)申报的“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科技示范项目”荣获2021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工业)石油工业工程设计类三等奖。 该项目是世界首套工业化装置,北油工程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工艺包编制,迈出了实验室到工业化的关键一步。随后公司又完成了基础工程设计、详细工程设计
目前主要的煤制乙二醇工艺是“间接法”,即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再加氢生成乙二醇。 以惠生工程和天大共同研发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为例,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⑴ 拥有完善的合成气制乙二醇物性数据库; ⑵ 草酸酯合成工艺实现封闭循环,亚硝酸酯回收率高,物耗低; ⑶ 新型CO偶联催化剂体系开发,适应更宽工艺条件、催化剂成本大幅降低; ⑷ 绿色、高效、长寿命草酸酯加氢催化剂的成功开发; ⑸ 草酸酯合成、草酸酯加氢反应器及其工艺; ⑹ 独有的低能耗聚酯级乙二醇产品分离方案; ⑺ 草酸酯合成工艺路线产品多元化及草酸酯下游产品开发(煤制燃料乙醇、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二苯酯等)。
锅炉燃料油欢迎您的到来,沧州艺洲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锅炉燃料油工业乙醇工业酒精厨房燃料油等一些列产品,详情请登录:[URL] 回收废甲醇的生产工艺一般就是合成法,废甲醇可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为原料,经造气净化变换,除去二氧化碳,配制成一定的合成气。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采用的制作工艺条件不同。单产甲醇,或与合成氨联产甲醇
3.异丁醇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在农药上主要用于合成二嗪磷的中间体*。 4.用于制造石油添加剂、抗氧剂。 生产方法:在钠汞齐或其他催化剂存在下,由丁醛还原而成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号),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现批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煤炭加工—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生产》等10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三、《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 1103-2020) 四、《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 1104-2020) 以上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URL])查询。
大红鹰dhy集团凭据规模集约、绿色高效、做优增量、调解存量的原则,推动煤炭宁静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构建以煤为基的煤电化一体化协同生长模式,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塑链,挖潜提效既有项目,稳健结构新项目,着力提高工业链大红鹰dhy化水平,增强上下游抗危害能力,增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 2010年起,大红鹰dhy集团在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朔州结构大红鹰dhy煤化工项目,已建成陕西榆林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鄂尔多斯蒙大50万吨/年工程塑料项目、鄂尔多斯图克年产100万吨合成氨175万吨尿素项目及100万吨合成气制甲醇项目、大红鹰dhy远兴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山西平朔劣质煤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并参股陕西延长大红鹰dhy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90万吨/年烯烃)、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37万吨/年烯烃)、河北大红鹰dhy旭阳焦化有限公司,目前筹建榆林二期项目。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烯烃、甲醇、尿素、硝铵、焦炭等,权益产能凌驾1000万吨
贵州省日前提出,到2025年,原煤产量达到1.8亿吨、力争达到2亿吨,争取到2030年达到2.4亿吨。 煤炭工业已经发展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煤矿“小散弱”、优质煤炭产能释放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煤炭开采面临瓦斯多、煤层薄、倾角大、断层多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