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记者郭文宇)厉行节约不浪费,文明用餐好习惯。近日,我市市民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践行光盘行动,“吃多少点多少”“吃多少盛多少”“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节约用餐理念渐渐根植市民心中,并成为一种生活自觉。 9月1日,全市各学校迎来开学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了很多学校开学第一课的内容
鲁迅的名字,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读到他第一次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也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下文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一起欣赏下文吧~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
《点一盏心灯》是2010年5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美)刘墉。一盏灯可以照亮周围,一盏心灯却可以照亮,始终不够清晰的双眼。 一百多个小故事,有亲情、有战争,有人世的虚伪与真实,也有人生的欢愉与苦闷
语文新课标七年级上必读书目,现代文学开山巨匠散文代表作!谁没有调皮捣蛋过呢?鲁迅也是抓麻雀捉蟋蟀的高手!在中国文学史上,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用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书写了一代中国人共同的童年回忆,成为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20世纪全能的文化巨人!读中国文学不得不读鲁迅,读鲁迅不得不读《朝花夕拾》,在《朝花夕拾》里感受真实的鲁迅形象!1:1木刻版画封面,木刻是鲁迅本人极为喜欢的艺术形式!2019年时鲁迅推行木刻艺术90周年!用鲁迅喜爱的艺术形式,做鲁迅本人可能极为喜爱的封面!读客经典文库全新版画珍藏版《朝花夕拾》:(1)选篇全!特别收录《鲁迅自传》《野草》《自题小像》、萧红《回忆鲁迅先生》(2)特邀版画艺术家1:1木刻版画封面(3)10幅原创精美水墨风插画,呈现生动的童年回忆(4)精心设计《朝花夕拾》童年物品图鉴。《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往事的经典散文作品,是中国农业时代的童年绝响,是中国人共同的童年:玩泥巴、摘桑葚、看蜈蚣、大树下乘凉、听故事、吃菱角、看庙会……你一定能在《朝花夕拾》里看到自己的童年时光!
朝花夕拾,最忆是童年。童年印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珍藏,也是讲述给孩子们听的不老的“童谣”,呈现在本书中的就是早已消逝的童年记忆。从“五四”时期那一代文化大家的童年记忆,到当代文化名家的童年断片,这中间的跨度岂止是几道鸿沟
编辑点评: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也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仿佛在给我们讲故事一样,也就更能吸引我们。在这些作品中,《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
坐在顶楼的台沿上,和熟悉的人一起看着夕阳,让时间飞去,带着弦月爬上天阶。这之间,大家可以把对明天期待,或者昨日的烦恼,大声地吼在风清星疏的夜里。 生活有那么多的期许与不如意,记得在暑假时,每一次与要好的朋友,商量好华山的旅程,总是会有大雨,打湿两颗炙热心
之前在语文课本上,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朝花夕拾》里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读起来特别有味道,往往读过之后就很难忘记。下面作文频道编辑带来了这篇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在假期里,我看了《朝花夕拾》这一本书
编辑点评: 暑假中,我读完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和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也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一本散文集,它记载了鲁迅先生的苦与乐。 就像鲁迅小时候和他的保姆阿长,阿长不识文断字,又有些愚昧迷信,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是在是再普通不过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朝花夕拾》不仅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还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