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成立于2016年,前身是土木工程系交通土建教研室,现有副教授6名,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1名,8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00%,有4名教师通过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4名教师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国外访学经历。 近年来,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教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承担社会服务项目1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80余篇,获得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软件工程专业以IT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管理能力,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快速适应软件工程新技术发展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软件工程师。专业实施灵活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2年基础教育1年面向企业的专业教育1年企业顶岗实习),在教学上着力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和基于案例的学习,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采取校企联合“双师制”培养,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科技大赛为补充,突出工程化培养。 教师队伍采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讲师5人,博士8人,硕士4人,其中6人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此外专业还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高校聘请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作为补充
建所六十多年以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86项)。授权专利964项(其中发明专利458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专著与译著102部,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309项
主要从事物联网、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及应用、微机原理等。主持省科技厅项目有 “(太湖水源)水质在线检测与适应深度处理新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装备研发”的子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公路感知设施运维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淮安市科技项目有“联合收割机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花式捻线机智能控制器”、“独立式高精度电磁流量计成套装置研究与开发”;横向项目主要有“化工安全监控大数据感知系统研究与开发”,此外参与多个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论文出版和检索: 所有接收论文已在法国亚特兰蒂斯出版社出版并递交 CPCI-SSH(原ISTP/ISSHP)审核,另递交谷歌学术、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审核。 投稿方法和要求: 1. 中英文均可投稿,组委会可为中文论文代办翻译,费用为每100字(不计空格)11元。 2. 建议按照模板的格式编排(最好是在模板的基础上替换原文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酒店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生。 科研情况:本人一直从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相关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乡村旅游、酒店管理、社区旅游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乡村旅游与南岭瑶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XSH026),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即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南岭民族走廊乡村旅游与村落文化建设研究——以南岭瑶族地区为例》(项目编号:12YJCZH028);和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南岭山区瑶寨聚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旅游视角》(项目编号:13CMZ004),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其他省部级旅游管理相关项目多项
范彬彬,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3月生,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现任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带头人,旅游教研室主任。 200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由物理系、电子信息技术系、光电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组成。现有7个本科专业: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现有在校生1097人,其中博士生31人,硕士生74人,普通高校本科生992人
光电学院研究生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科研的主要力量。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以及在工程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显著成绩,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SCI论文从90年代中的个位数增加到2007年的近百篇(92篇),论文的影响因子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近五年(2003年到2007年)的研究生成果如下表所示,已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参与的科研项目获科技奖励5项以上;共发表学科论文1113篇,其中被SCI收录289篇,被EI收录418篇,A类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9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