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由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支持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第二十二届协会学术年会ITTC 2018)将于2018年4月11日至1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16年至2017年是中国非开挖技术行业飞速发展的阶段,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燃气、通信、石油等行业的大量应用,使得非开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2017年展会吸引了180余家企业报名参展,经过筛选有64家企业至现场展出了各自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我校被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1年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实施单位” 据中国科协消息,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英才计划年终总结会中,我校被评为“2021年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实施单位”,刘斌老师被评为“2021年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工作者”,我校同时被认定为“2022——2024年英才计划中学培养基地”。这是英才计划自2013年开始实施以来,首次开展的全国性评选活动,全国共有21个省级管理办公室、44所高校、13个协同培养基地、199所中学参与本次评审活动,最终有9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决定主办2021年第十一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本次竞赛目的在于搭建展现高校学生学科基础的平台,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拓宽高校学生科研视野同时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竞赛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基础学科与应用科技的赛事
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崔爽)记者从9月14日召开的2021中国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中国科幻大会将于9月28日至10月5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将举办开幕会、专题论坛、科幻产业新技术与新产品展及北京科幻嘉年华等系列活动。 本届大会将在专业交流、展览展示、内容设计、百姓参与等方面更加注重互动体验,将前沿科技和科学幻想元素以百姓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
张统一,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固体力学专家。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2015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方氏冠名教授
近日,学院收到中国地质学会《关于增补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理事单位、理事、副秘书长的通知》(地会字[2019] 43号)文件,我院成为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学院院长姚德教授任学会第40届理事会理事。 据悉,中国地质学会是由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其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是自然资源部。学会于1922年2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
2017年11月23日至25日,由昆明市知识产局叶明局长带队,我市云南围棋厂等一批企业参加了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佛山市政府承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全国发明展是国内发明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展览会,本次展览会暨发明创新论坛的支持单位包括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展会上集中展示了一批技术发明创新成果。在为期3天的全国发明展览会上,经过专家评审,云南围棋厂等3家企业参展选送的5个项目获得2项金奖、2项银奖和1项铜奖
中国未来研究会产学研分会(CFRI)是2016年5月12日经中国未来研究会审核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备案,依法成立的全国性从事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二级社会团体。 产学研分会将搭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创建庞大而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数据库,为广大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对接,并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做些更切实、更有成效的工作,为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7日在沈阳召开。此次大会以“赋能高质量、打造新动能”为主题,旨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会聚焦赋能高质量,围绕工业软件、数字孪生、工业元宇宙等主题组织了16场专题会议,探讨如何抓住工业互联网深入发展的机遇,推动工业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数字蝶变”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奖,中国生态学学会三位会员获此殊荣!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的决定》,表彰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 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人员中,中国生态学学会三位会员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于贵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七、八届副理事长)、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徐卫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