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工程
博士,研究生导师,科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澳大利亚留学归国人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计划生育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科技拔尖人才。 1982年新乡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1994年西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特种分子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9月,主要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联合“空军军医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的部分教授团队共同组建。研究中心形成了“特种医学基础生物学”、“特种环境疾病的诊断及防治”以及“人机工效学及健康系统工程”3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符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的任务定位。 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包括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机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优势研究团队,以及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边惠洁教授等团队
2023年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2022医学工程研究项目启动会及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此次会议标志着“医疗设备数据信息管理”和“医用耗材 SPD 精细化管理模式”两大应用研究项目的正式启动,同时宣告项目专家指导组的成立。 国医科技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管所医学工程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此次荣获全国医院耗材SPD精益管理匠心企业称号
8月20日,山东大学在鲁本科普通类常规批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本次招生生源质量优秀,录取最低分为631分,高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99分。 从各专业录取分数来看,高分考生主要集中在数学类、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计算机类(计算机与智能方向)、口腔医学(五年制)、经济学类、临床医学(五年制)、中国语言文学类、物理学类、法学类,其中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5+3一体化)、数学类最高分分别为672分、670分、663分,全省排名分别为1098位、1308位、2226位
超声科主任,硕士,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担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委兼浅表器官与外周血管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河南省超声医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超声医师协会候任会长、河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兼超声心动图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暨超声医学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业组组长及高评会委员、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medicine》等10余种国家级杂志编委。从事超声诊断工作30年,对心血管、腹部、小器官等病变的超声诊断有丰富的经验
“医学工程”是运用工程学和应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解决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科学问题。所开发相关的生物医学系统和设备,不但可以帮助病患得到更好的照护,并可提高健康人的生活品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中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是全国首创的医学工程学系,也是全国第一所通过IEET(中华工程教育学会国际科学教育)认证之学系
我们知道HBM称重传感器的使用范围很广,主要被广泛用于工业度、衡器制造、建筑和建筑材料、食品和生活消费品、制药和医学工程等领域。HBM称重传感器的产品质量保障是有书面的认可和认 证的,所以大家会很放心的使用。其精度也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一致认可
张贴者:2015年7月31日 上午9:27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5年7月31日 上午9:27 ] 新任副校长陈良弼、林峰田兼任资讯电机学院院长、国际及两岸教育学院院长。 图说:亚大新任副校长兼任资讯电机学院院长陈良弼(右)到任,由校长蔡进发(中)主持、监交。 亚洲大学(Asia University Taiwan)新卸任学术及行政单位主管人员,今天办理交接与布达,由校长蔡进发主持、监交,蔡进发校长非常感谢卸任主管的贡献及无私的付出,期勉新到任主管人员在既有基础下,因材施教,永远将学生摆在第一位,追求更卓越、进步的办学绩效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我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聚焦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分子影像、神经影像、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1990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1996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6年我校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王金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医学博士。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现任《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中国肢体残疾康复协会创伤骨科学会常委、上海市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华东区青年委员、上海欧美同学会及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生物材料学会常委等职。曾经长期担任上海六院创伤骨科带组组长及特色专业“周围神经损伤与疾患”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