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
87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个人信息未经允许而被共享。近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就此接受美国国会听证,再度引发全球关注小扎被听证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数据隐私的泄露让8700万人好似在虚拟和现实世界“裸奔”,令人不寒而栗,心生恐惧。那么,未来还会发生数据泄露吗? 360集团首席安全官谭晓生的回答是:几乎一定会!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谭晓生认为,这个事件表明在今天这个一切皆可被存储、计算的时代,“计算”已经可以预测、影响人的行为,从而通过数据垄断可以达到对社会运行进行人为干涉的能力
当前,网络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如何确保关键信息的数据安全,防范遭受攻击而导致信息泄露,正成为众多政企部门纷纷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各种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中,加密技术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防护关键手段,而且还成为阻止企业数据“裸奔”的最后一道防线! 加密让企业数据不再“裸奔” 虽然过去10年间,使用加密技术的企业数量正不断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39%的企业以明文方式存储数据。正如上周某电商平台曝出有千万条账户泄漏,除了密码经过了MD5加密外,其他如用户名、真实姓名、邮箱地址、QQ号、电话号码、身份证等数据均采用明文形式存储
新京报隐私保护局报告第1期:谁窃取了你的隐私? 导读:本文是由黑龙江省尚志市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新京报隐私保护局报告第1期:谁窃取了你的隐私?"的内容介绍。 信息“裸奔”时代,谁在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未来如何让隐私得到保障? 每当我们连接网络,使用APP辅助日常生活,出行,娱乐时,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都在遭遇威胁。 新京报记者联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对109款APP的安装包APK进行引擎检测后发现,超过半数的APP安装包里含有索取用户通讯录的代码,并且83.6%的APP安装包中均含有超出其原本业务范围之外的权限代码
1月14日,微软正式宣布Win7系统停止更新,官方停止技术支持、软件更新和安全问题的修复。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广大用户仍可以正常使用,但他们的计算机已经失去了保护屏障,形同“裸奔”,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或将排山倒海而来。 Win95、98、2000、XP 、Vista……Win7也终究加入了这串耳熟能详的名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