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
仪器简介: DSC-600差示扫描量热仪作为一种可控程序温度下的热效应的经典热分析方法,在当今各类材料与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质检质控与失效分析等各种场合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DSC方法,我们能够研究无机材料的相转变、高分子材料熔融、结晶过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油脂等食品的固/液相比例等。 仪器用途: 测量与热量有关的物理、化学变化,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熔融温度、结晶与结晶热、相转变反应热,产品的热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
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近期安装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已投入试运行。为迎接新一学期的开学,平台即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免费为高分子材料工程国重室师生开放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测试服务,联系人:井尧 13678192272 应用范围:用于测定材料在高压气体氛围下的比热、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结晶温度及以上过程中所产生的热焓。 温度范围:-150℃~600℃ ,升温速度:0.01~100 K/min 压力范围:真空~50bar,最大气流:500ml/min 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由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南京市江北新区建设,现有精密分析表征、测试仪器设备60余台(套),通过CMA实验室资质认定,具备集材料分析表征-技术工程化验证-材料可靠性评价“三位一体”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本文摘要:11月5日报导在上轮联赛中,被禁重返的登贝莱却并没选入巴萨大名单,这使得西媒猜测他否又经常出现了违纪问题。但最新消息认为,登贝莱只不过是伤势了。 《阿斯报》甚至表态称之为,巴萨在蓄意掩饰登贝莱的伤情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
混合过程包括热混合过程和冷混合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将原料混合均匀,形成表观密度高、流动性好、干燥疏松的干混合物。 如果热混温度过低,PVC防水卷材塑化不均匀,挥发性物质和水分的去除不会影响物理性能指标;如果热混合温度过高,混合罐中的PVC防水卷材消耗的稳定剂容易降解,甚至出现结块和凝结现象。如果冷拌温度过高,干燥后的混合物会在没有充分冷却的情况下储存,这将使材料中间部分的原料受到过热的影响,消耗过多的稳定剂,并出现发黄、发红甚至降解;如果冷拌温度过低,将需要很长时间冷却,这将大大降低拌合效率和生产效率
橡胶接头使用硅材质制作具有三大特点:无味无毒、不俱高温、抵御严寒,在三百摄氏度和零下九十摄氏度时仍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硅橡胶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耐光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化学稳定性等。 橡胶接头使用氟橡胶制作其特点耐温高可达300℃,耐酸碱,耐油性是耐油橡胶中好的,抗辐射、耐高真空性能好;电绝缘性、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耐臭氧、耐大气老化性均优良
高分子材料从研发到生产制品,需要考察多种性能,总结如下: 1、热学性质: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耐老化性、热变形温度、软化温度、耐低温性(脆化温度)、线性热膨胀系数、径向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传导系数等。 2、机械性质:一般用拉力机表征,应力应变曲线关系、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硬度、摩擦系数、耐磨耗性、泊松比等。 3、外观性质:设计光学方面的性质,比如光学透过率、雾度等,表面粗糙度、表面光洁度、亮度、色泽等,是否有物质析出等
聚丙烯酰胺密度是多少? 作为水处理药剂,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效果要比其它产品出色,并且用量很小。PAM俗称为絮凝剂或凝聚剂,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三种,分子量在400-2000万之间,外观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粉末颗粒,溶解后是无色粘稠的胶状液体,极易溶于水,温度在超过120℃是容易分解。平时客户大多数咨询的是分子量、离子度、水解度等指标,很少有客户咨询聚丙烯酰胺的密度,今天聚丙烯酰胺厂家将这个问题解答给大家
二次成型是塑料成型加工常用的方法之一,以塑料型材或型坯为原料,使其通过加热和外力作用成为所需形状的制品的一种方法。下面小培塑料搅拌机的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热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片材加热至软化,在气体压力、液体压力或机械压力下,采用适当的模具或夹具而使其成为制品的一种成型方法
20世纪50年代,羧基亚硝基氟橡胶(CNR)属于氟弹性体,具备耐强氧化剂和耐低温性能而备受国内外宇航工业界的广泛关注。1963年,美国3M公司合成了具有羧基侧链的亚硝基三元共聚物;1964年,随后又发现γ-亚硝基全氟丁酸为硫化点单体的羧基亚硝基氟橡胶,随后羧基亚硝基氟橡胶开始在运载火箭和阿波罗飞船的N2O4贮箱、输送系统、飞行器内壁及高压氧箱上得到应。 羧基亚硝基氟橡胶包括:1)、二元共聚:四氟乙烯与三氟亚硝基甲烷共聚弹性;2)、三元共聚:四氟乙烯、三氟亚硝基甲烷以及亚硝基全氟丁酸共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