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
活动内容2004年台北诗歌节于2004年9月10日至9月19日举行。以“寻找隐藏的诗人”为主题,以歌为引寻找城市中隐藏的诗人。特别发行诗人护照,希望台北地区的各路诗文创作者借由这张诗人身份证齐聚一堂,分享“诗生活”中的想像与瑰丽
继追忆80年代的“麦可杰克森”之后,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推出“常民三部曲”之二“李小龙的阿砸一声”,导演王嘉明企图借着李小龙的英雄情结来触及70年代台湾人的自我认同。 导演说,这不是一出关于李小龙的故事,是一出活在“龙”阴影下的神话故事,描述一对恋人被天神指派到人间负责测量时间与空间,但因耽溺于爱的小宇宙而惹恼天神,被放逐人间。他们为自己取了一个姓:龙,并生了23位调皮的小孩
每当我与人说我是学偶戏的,一般人的反应就会说你是演布袋戏的吗。通常我会应声说”是”,这样的结果就是让我从此进入到布袋戏的世界。 虽然说不是跨行的职业,但却是吃尽了苦头,因为重新学习这传统的偶戏,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与传统禁忌,期间甚多前辈耐心给予我指正与教导,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传统偶戏之美
柯智豪,台湾音乐家,曾获台湾金曲奖**客语专辑,金钟奖**音效配乐,金音奖**嘻哈专辑制作人,**摇滚专辑制作人,法国金音叉奖,诚品选乐,TAIPEI TIMES年度**专辑,金音奖**电子音乐制作人,**民谣作曲,金曲奖**乐团,**非流行演奏专辑,**客语专辑制作人,入围金马奖**电影音乐,**原创歌曲,台北电影节**电影音乐等。音乐作品涵盖古今东西古典,演唱会,电视,电影,舞台剧,音乐剧,京昆,歌仔布袋戏等戏曲。 柯智豪持续在音乐创作与尝试上不断的往前推进,近年来致力于台湾传统音乐,台湾多项语文,东方仪式与戏曲的采集与重制
热门搜索:越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大型抗疫话剧《生死24小时》 剧目简介: ***儿童剧演出•儿童需购票入场*** 《布袋木偶戏中国成语故事一》: 《曹冲称象》、《黄香温席》、《司马光砸缸》 戏的表演部分尊重成语故事的经典内容,而互动部分则赋予成语故事新的活力与思想内涵,让孩子们用古人的优秀品德、智慧演绎当今的生活情景,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共同得到传承与升发。 布袋木偶戏又称布袋戏,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据中国古籍《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朝宫廷宴会的礼单上就有掌中木偶戏
传统戏剧类-闽南泉州布袋戏-戏偶(尪仔) 内容摘要:闽南泉州布袋戏偶,杂角,涂门头。此偶为《西游记》中猪八戒一角,穿着紫衣红裳对襟式“喜雀袍”,即俗称的长衫马褂。该偶头部的头箍断裂且色漆掉落;手部属可握拳武手;麻布制的身体曾更换过;戏服破损、变色且有污渍
本校于103年8月12日09:50至11:50,邀请基督教更生团契—麦子管乐团莅校举办关怀音乐会。该日适逢南部罕见之超大豪雨,而该乐团20名团员中有7名为身心障碍的盲人,但他们在导盲犬的导引下,依然不畏风雨卷起裤管涉水前行,几经波折,才终于能上台和同学分享动听的音符和生命故事。 曾获世界演奏大奖的国家交响乐团长笛首席安德石老师亦参与音乐会的演出,且以一首“主是平安”的长笛独奏,悠扬的旋律让台下鸦雀无声,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