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
2016年10月27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组织,会长许志仁主编的《少数民族药临床用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启动。众多医药领域专家进行汇集、整理、和反复的审核校对,历时2年,《指南》最终于2018年12月27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指南》共纳入94个品种,分布在8个科目(内、外、妇、儿、骨伤、皮肤、耳鼻喉、血液肿瘤科),13个疾病领域,其中内科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风湿免疫系统,外科主要为泌尿生殖系统
为全面净化我区药品市场环境,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含B证企业)4家、藏医医疗机构制剂室4家、药品批发企业(含零售连锁总部)6家。 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计算机系统中药品收货记录不详尽,部分购货单位采购人员与印鉴卡登记的采购人员不一致,企业部分岗位计算机操作权限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 同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区药品监管部门均组织开展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新冠疫苗、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疫情防控药械质量安全,督促药品经营企业严格落实“四类”药品实名登记等制度
中新网记者15日从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获悉,该省首部藏医医疗机构中(藏)药临床应用技术指南已正式发布,收录中(藏)药饮片432种。 据悉,日前,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与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青海省藏医医疗机构中(藏)药饮片临床应用技术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导藏医医疗机构规范应用饮片。 《指南》是青海省首部藏医医疗机构中(藏)药临床应用技术指南,依照《青海省藏医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通用名称目录(试行)》,严格参照国家标准、地方炮制规范、权威参考文献及国内同类技术指南等,结合青海省藏医医疗机构饮片用药特点,对饮片的藏汉名称、中藏药通用品种的炮制方法、藏汉文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饮片代码等技术内容做出全面规范,并丰富和增加道地藏药饮片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以展现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花谷药洲文化魅力为特色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宇妥公园正式开园使用,成为该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 开园当天,米林县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助推米林经济发展为目标,组织各族群众以“发扬基层文艺 共赏群众风采”为主题开展为期7天的文艺调演,吸引了各族干部群众和游客前来游园。活动以来,各族干部群众、广大内地游客手拉手、心连心,一起观演出、赏花灯、逛夜市,深入沟通交流,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霆):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迪庆州境内,藏医药也是起源最早的医学体系。到目前为止,藏医药已经成为迪庆州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文化资源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政府支持的股份制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医药历史文化遗产、藏医药发展进程物证、珍贵文物和藏族文化艺术彩绘为宗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医药博物馆。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园区,于2005年3月破土动工,2006年10月落成,2007年5月正式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