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峰
?[导语] 2017一季度,中国LNG进口量780万吨,同比增长30%;LNG进口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冬季为国内天然气消费高峰期,北方地区较高的消费峰谷差,导致对LNG调峰需求量大。2016年起,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国际LNG价格跟随原油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因此LNG进口量相对较高
24小时为您解答产品疑问,详情请拨打咨询热线: 【文章导读】 核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基荷电站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 核电站作为非化石能源发电电源,具有十分显著的绿色低碳属性。核电站作为基荷电站,发电利用小时 核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基荷电站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核电站作为非化石能源发电电源,具有十分显著的绿色低碳属性。核电站作为基荷电站,发电利用小时数在7000小时以上,意味着单位核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多,也意味着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发电消耗的化石燃料就多,从而相应减少大量燃用化石燃料而生成的酸雨、烟尘以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有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进入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未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中国石油今天(19日)发布消息,我国首座投用的陆上液化天然气薄膜罐,在执行首次冬季保供任务中,供应天然气4000万立方米,不仅为京津冀天然气保供发挥了应急调峰作用,也标志着我国的液化天然气储装设备开启了从海上到陆地的崭新征程。 我国首座投用的陆上液化天然气薄膜罐,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境内,总容量为2.9万立方米,每日气化和供气能力为100万立方米,可满足80万户城镇居民用气需求。薄膜罐自去年10月15日进液运行以来,累计供气达4000万立方米
疫情”重压之下,国内将有新的救市行动?国家能源局官网的一篇文章,或许让光伏行业看到了一丝希望。 在这篇于5月12日发布在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上的题为“多措并举守底线 稳中求进促发展 国家能源局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能源安全工作”的文章中,主要是详述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能源局在“保供”、“保投资”、“保安全”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上述文章写道“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积极做好政策措施储备释放,合理调整新增平价、竞价光伏发电项目的组织实施,切实增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能力
本项目为首盛国际工程咨询集团工程监理项目,总投资5亿元,该项目为全国最大规模储能类光伏发电示范类项目,地处西藏自治区那曲索县,工程范围包括光伏厂区、集电线路、进场道路、检修道路、储能工程及联合试运转、项目并网、竣工验收、光伏发电系统的发、送、变电系统运行等。由于海拔高,这里的年均日照时数为 2400-2600小时,且光照时间长,空气通透性好,适合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后,将为那曲地区提供更加清洁、可靠的电力供应,对西藏电网调峰、调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锂电池储能对未来新型城镇化电力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储能市场被锂电池生产商看作是当前“最现实、最明确”的发展方向。光伏加锂电池储能替代传统光伏应用模式,低碳新型城镇化电力的建设,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新一代电力体系变革
方舟智胜成立于2016年,是由多位国内的资深技术专家和外企高管组建的,以高科技技术服务为主导的创新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工业产品的开发,市场和技术服务。 产品服务涵盖模块化移动应急电源箱,精密空调控制技术,模块化数据中心,机场地面保障和军工电子产品等
“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160亿立方米,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与此同时,据国家能源局官员透露,目前电力、煤炭、天然气等17项能源专项规划已陆续编制完成,今年将密集出台
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即将投入商用。这个项目刷新了该技术全球最大容量纪录。 此次成功试运行的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共安装了34台我国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和四组储罐组成的储能系统,利用电解液中的铁离子和铬离子的化学特性把电能储存起来,可以将6000度电储存6小时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其接入点的随机性和出力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的规划运营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此同时,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峰谷差不断增大城乡配电网“标准低、联系弱、低电压”等问题日益突出负荷需求响应作为一种有效调节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引入储能技术。 分布式储能安装地点灵活与集中式储能比较减少了集中储能电站的线路损耗和投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