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专家学者考察调研成都十陵街道三线文化社区——宁江军工文化长廊。(秦邦佑 摄) 本报讯(记者 秦邦佑) 在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120周年的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以下简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考察调研四川三线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和三线文化,旨在认真落实日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有关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精神,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川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之一
湖南兵器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历经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组建集团、深化改革等阶段。新的时代,湖南兵器认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致力于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20世纪60年代中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三线建设“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湖南地方军工业在偏僻的山区或独立工矿区兴起
【本讯榆林报】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党委、集团公司党委和矿业公司党委《关于开展“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精神,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传承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爱国爱企爱岗,确保完成项目全面目标任务,近日,可可盖煤业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传承“三线精神”主题党课教育活动。 党课以“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从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三线”建设讲起,通过回顾“三线”建设、创造建设业绩、领会“三线”精神、培养党性修养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三线精神”的意义及价值,讲述革命前辈们在三线建设中任劳任怨、积极向上、不断奋进、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努力践行合格党员标准,做好言行的表率,大力发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聚焦项目核准和施工准备,找准难点扫障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为公司项目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刚刚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20年第2期,刊登了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教授的英文论文 Exploring New Frontier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A Case Study of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这是徐有威教授担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以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以及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的子课题负责人 ( 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为上海大学历史系吕建昌教授 ),徐有威教授在项目开始7年来,主编、副主编或策划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1-5辑) 等十余种;主持或策划全国性三线建设学术会议四次;主持或策划或参与有关三线建设的摄影展和图片展三次;主持或策划在《开放时代》等六种学术杂志开设三线建设研究专题栏目;在《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等出版论文数十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国内四大文摘杂志转发;主持或策划有关三线建设主题的电影和文献纪录片六部;主持的“小三线今昔”微信公众号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公众号;在上海澎湃新闻开设的小三线口述史栏目的文章,每篇文章平均点击率为123000次;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省部级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