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部
中新网长沙3月28日电(向一鹏)“中欧科研快车”2023年科技创新合作系列宣讲活动湖南站28日在长沙举行。活动宣介了中国和欧盟科技计划有关政策和参与规则、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华科技合作情况,旨在提升中国和欧盟科技计划的研究质量和科研人员参与度,进一步深化中欧科技创新合作。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介绍,中国与欧盟及欧洲国家互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合作伙伴
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称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婴后,引发各界哗然。世界卫生组织(WHO)3 日表示,正筹组专家小组研究基因编辑的影响。 曾任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的谭德塞说:“WHO 正在召集专家,并与成员国合作……讨论可囊括道德及社会安全议题的标准及方针
中山12月1日电 (记者 邓媛雯)1日,第十四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9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以下简称“一坛一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教授和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专家张亭栋教授获得了2019年吴阶平医学奖。王升启、王伟、令狐恩强、张卫东、陈翔、董晨等六位专家教授获得了2019年医药创新奖
9月3日至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参加了以“科技抗疫 创新驱动”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技列车怀化行”。“科技列车行”活动是由中国科技部牵头组织的大规模科技下乡活动,2018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3次组队参加该活动。此次活动由地学文献中心带队,13家局属单位的25名代表参加
“创科博览2022”展品涵盖航天、陆地、深海、智能与生物科技五个领域,通过实物、模型、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数码互动等元素,全方位展示国家“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创新成就,推动香港社会把握创新发展机遇,引领香港年轻人深刻认识国家。 铁建重工 “京华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是我国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应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创造了单月进尺542米的掘进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9月27日, “京华号”盾构机(模型)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展出,在现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人民网图片 “人工智能”是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3月1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
本文摘要: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马骞)记者23日从云南省个旧市了解到,“超级杂交水稻旧样板基地”百亩连片水稻研制成功田栽种基地刷新了百亩片平均值亩产水稻1067.5公斤的世界新纪录。中国科技部的组织多省市农科院、高校、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构成专家验收组,17日,专家们到个旧市大屯镇新的瓦房村委会现场竣工验收了这块由***院士命名的栽种基地。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马骞)记者23日从云南省个旧市了解到,“超级杂交水稻旧样板基地”百亩连片水稻研制成功田栽种基地刷新了百亩片平均值亩产水稻1067.5公斤的世界新纪录
赛隆金属总部位于中国西安,采用该公司最新的选择性电子束选区熔化(SEBM)系统增材制造钽组件成功,据称赛隆已经制造出高密实度(99.08±0.04)和高孔隙率(孔隙率> 70%)的钽产品,以及Ti-6Al-4V和TiAl合金。 钽样品的生产是最近由中国科技部资助的重点研发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名为“个性化多孔钽植入假体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 赛隆金属于2013年成立,旨在将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技术商业化,其自主研发的SEBM系统运行功率为3kW,预热温度高达1350℃
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是信息、生物、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必要功能材料。磁性材料具有能量存储、转换或改变能量状态等功能。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自动化、音像、电机、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农业、生物与医疗等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涉及到工、农、医、现代科技、国防和人类生活等各个领域,全球磁性材料需求量每年以10%-25%速度增长
5G世界大会:中国5G商用进入正循环。 2022年星期三在哈尔滨开始。 5G世界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