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
本报讯(记者雷鸣)9月15日上午,国家高新区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我市召开。 市长李明远、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省科技厅厅长赵岩致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参加
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自1998年开始,经历了多年的办展历程,现已成为行业内企业进行宣传及贸易促进的平台,成为信息沟通、新技术交流的通道,成为国际橡胶工业发展的风向标和促进剂。 本届展会将设立产学研创新成果专区,目前受邀高校有北京化工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展会特别设立了产学研对接会环节,方便双方在一对一的环境下更加地进行交流
1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与淄博华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化学工业窑炉联合研究所挂牌仪式在淄博华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北京大学一行7人,华庆公司总经理王寿杰,企业发展部销售部部长王金堂以及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总工程师等20余人参加,仪式由部长王金堂主持。 在挂牌仪式上,王总代表公司对大学建材学院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肯定了为以后建立实习基地的重要意义,并表达了美好的希望与祝愿
河南BOBTY体育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型环保科技公司,专业从事水处理行业,以北京化工大学,河水化工学院,城市工业污水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主要技术依托,通过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以及企业广泛合作与交流研制,开发并掌握多项环保高新技术及产品。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先进水平的环保科技成果进而市场化,用于水处理工程的实践,并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形成生产力,充分体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优势。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净水滤料,填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专业承包各类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提供技术和设备
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教委于1961年批准我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在与学校共享雄厚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拥有函授、夜大传统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模式。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拥有了解继续教育特点的骨干管理队伍及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师资团队,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学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服务社会做出了贡献
专家委员会是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的决策支持机构。委员会主任由院士担任,委员主要由在京高校、研究院所、企业集团的教授、研究员、技术专家以及部分管理和投资专家构成。专业范围覆盖人居环境、建筑及结构设计、新型建材、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科技管理、投融资等领域
青岛理工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是由我国聚脲技术创始人黄微波教授创建的,是专门从事纯聚脲研究、开发、鉴定、检测、推广、应用的专业机构,已成为我国纯聚眼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同时,构筑了中国与世界聚脲技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研究所积极开展以聚脲技术为背景的科技创新工作长期与国外知名学者、跨国公司交流与合作,不断将先进的防护理念、技术和工艺引进国内,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一“十二五” 科技攻关等课题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荣获成果奖5项、省部级奖励10多项,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纯聚脲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14日,微电子所内彩旗飘舞、热闹非凡,中科院微电子所第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隆重举行,700余名职工家属以及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第二十中学的师生等社会公众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上,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党委书记李培金首先代表微电子所向受邀前来的本所职工家属和各大专院校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叶甜春所长在致欢迎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职工家属能够深入了解微电子所作为科研国家队的整体情况、取得的成绩和肩负的使命,增进对职工工作的理解和自豪感
本报济宁讯(记者 宋仪凯 通讯员 刘育铎)近日,山东通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了“2016中国塑料土工格栅新材料、新技术高峰论坛”,公司坚持创新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产品的做法得到与会嘉宾和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为满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工格栅新材料、新技术的旺盛需求,通佳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功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塑料土工格栅生产线,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土工格栅生产技术装备销往16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通佳公司持续推动创新,在土工网材生产技术方面获得了37项国家专利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明星企业,2015年位居中国塑料挤出机械行业前两强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博士、硕士等各学历层次组成的200多人的研究分析开发团队,而且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为了确保研发的效率和质量,公司成立了一个由院士、教授、博士和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为公司的研究开发出谋划策。 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还与国内外知名的院所开展了紧密的横向合作,目前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互动优势,提升研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