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略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朝花夕拾》不仅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还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中国佛教史_中国净土思想史略常惺法师主讲
当script关闭
中国佛教史_中国净土思想史略(常惺法师主讲) 当SCRIPT关闭时请点选以下连结. Facebook twitter Line Plurk 新浪微博 新浪Telegram 念佛法门是中国佛教徒,最为熟悉的修行方法,却甚少人了解其发源与演变。 本讲课程带您一路溯源至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 依序介绍中国净土观发展:弥勒净土、弥陀净土、禅宗唯心净土。 并深入讲说“禅净双修”这个中国佛教独特的开展, 介绍历代净土大师,从初祖慧远、善导、永明延寿、云栖株宏、到太虚大师
王明荪,字子明,祖籍湖北,现为我院特聘教授
王明荪,字子明,祖籍湖北,现为我院特聘教授。1947年生于安徽,成长于台湾。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指导教授为蒋复璁、宋晞、札奇斯钦先生
清华大学叶企孙早在百年前的1916年至1917年
清华大学叶企孙早在百年前的1916年至1917年,就先后以英文和中文发表《The Chinese Abacus》《考正商功》和《中国算学史略》等长篇科学史论文,早于李俨先生1917年发表的千余字《中国算学史余录》,从而首开我国算学史研究的先河。 在20世纪初期,我国科学史研究大多处于李俨、裘冲曼那样的“私研”状态,而后才渐有改观。如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成立,是我国科学史学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将进一步推动科学史学的社会认知度